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91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精品久久久
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化
匯率是一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聯(lián)系的紐帶,匯率制度是國家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恰當的匯率制度是一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保證之一。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發(fā)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它不僅涉及到國內外相關利益集體的格局調整,而且面臨著匯率制度改革后難以預知的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匯率制度的設計者和決策者難以在改革之前就精準預知改革的目標狀態(tài),從而需要在改革過程中不斷適時地調整策略。考察與分析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歷史沿革,探索人民幣匯率制度進一步的改革目標,對于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質,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幣匯率機制經歷了曲折的發(fā)展演化過程,由建國初期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模式,變成國家計劃與市場運行相結合的外匯管理模式,再到以外匯市場實際供求關系決定結售匯匯率輔以政府調節(jié)的體制。在我國各個時期不同經濟體制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也經歷了曲折復雜的演化過程,根據其特點,可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5.1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 5.1.1背景 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逐步勝利,為適應解放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我國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并發(fā)行統(tǒng)一貨幣人民幣。為了適應對外貿易需要,1949年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我國央行首次于天津發(fā)布人民幣兌換外幣的匯率,其中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換80舊人民幣。正值建國初期全國各地經濟秩序不夠穩(wěn)定,物價水平相差很大,地方在天津公布的匯率基礎上考慮本地實際情況發(fā)布各自人民幣兌換外幣匯率。后來,我國財政金融統(tǒng)一制度建立并且完善,各地區(qū)經濟活動也逐步走上正軌,物價水平趨于一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對全國公布統(tǒng)一的人民幣兌換外幣匯率。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經濟正處于一種崩潰狀態(tài),這四年的主要任務是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這一時期的匯率政策目標就是積聚外匯,支持國家經濟恢復和發(fā)展。 5.1.2措施 這一階段為了維護貨幣金融的統(tǒng)一性和穩(wěn)定性,同時,匯集有限的外匯資金,充分發(fā)揮它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我國實行了外匯集中制。采取了鼓勵出口、獎勵僑匯和以收定支等政策措施,根據物價決定匯率。匯率調節(jié)以美元為基礎,物價上漲則向下調節(jié)人民幣匯率。這個時期之所以選擇根據物價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整個商業(yè)系統(tǒng)中私營進出口商在占有絕對比重,據1950年統(tǒng)計,其機構數占比為98.7%,零售額的占比為85%。但在1952年,后者的占比下降到57.2%(葉世昌,2001)。要擴大出口,就必須依靠這些私營進出口商,給予他們盈利的可能性。第二,建國初期,我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出口力量不強,外匯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僑匯。如果僑匯的購買力得不到保障,這部分外匯收入就會減少。這些決定了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必然與國內外物價變化相一致。 5.1.3效果 這一階段我國對外經貿往來很少,進出口額都較低,但相比舊中國已有明顯提高。1950-1952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41.6億元上升到64.6億元,進口增長幅度較大,明顯超過出口增長幅度,1950年進出口總額基本持平,到1951、1952年貿易逆差額基本在10億元左右。同時也可以看出,1950-1952年期間我國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僅約為10%-12%,反映當時經濟開放程度很低,數據詳情見表5-1。另外,1952年我國年外匯儲備僅為1.39億美元,可以看出當時我國外匯嚴重短缺。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