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寒風冷不丁地往人脖子里鉆。受寒潮影響,上午10時左右,寧夏銀川市賀蘭縣雄英村的設施農業(yè)園區(qū)室外氣溫只有零下17攝氏度。
蔬菜種植戶保建國看了一眼高高升起的太陽,扭動卷簾機的電鈕,一旁日光溫室頂上的棉被隨即緩緩卷起。記者跟隨保建國走進溫室,就仿佛一下進入了另一片天地。齊腰高的番茄苗郁郁蔥蔥,靠近地面處已結出綠色的果實,頂上黃色的花朵競相綻放。
“溫室里現在是10攝氏度,還不錯。”保建國指著一旁的溫度計說,縣上的農技人員指導種植戶提前做好了防寒準備,目前,他和周邊種植戶還沒有因為寒潮到來而遭受損失。
據賀蘭縣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馬治虎介紹,寒潮來臨之前,寧夏農業(yè)農村部門就會同氣象部門發(fā)布了預警預報,農業(yè)技術人員也深入生產一線,指導種植戶對日光溫室骨架與墻體、卷簾機、應急加熱設備等進行檢查維護,采取臨時增溫補溫等措施增強日光溫室的保溫抗寒功能,做好了防范冬季極端天氣的準備。
“在農技人員提醒下,我們早早就把日光溫室加熱器調試好了。只要棚內溫度低于6攝氏度,加熱器就會自動啟動,晚上降溫也不怕。”保建國用手指敲著一個像音箱一樣的設備說。說話間,溫室里的氣溫在陽光照射下不斷攀升,20分鐘左右就達到了16攝氏度。
據寧夏農業(yè)農村廳園藝技術推廣站介紹,當前寧夏蔬菜生產以日光溫室為主,蔬菜在田面積為21.5萬畝,由于提前準備、應對得當,目前寒潮未對寧夏蔬菜生產造成明顯影響。
每年冬季,為了保障市場蔬菜供應,寧夏除了做好本地蔬菜生產工作外,還要從區(qū)外調入大量新鮮蔬菜。近期,寧夏商務部門加強市場監(jiān)測,加大蔬菜儲備力度,暢通供應渠道,全力做好“菜籃子”保供穩(wěn)價工作。
寧夏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fā)市場是寧夏交易量最大的農批市場之一,每年農產品交易額近100億元,寧夏市場上70%左右的蔬菜都在這里集散。
“車來嘍!”“往里倒,再倒,好,裝車!”盡管天氣寒冷,市場里卻是一片火熱的繁忙景象。從各地運來的蔬菜陸續(xù)進場,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地將成箱的蔬菜從大車上卸下再裝上小車,隨后,這些蔬菜將運往寧夏各地小型批發(fā)市場和商超。“為了蔬菜在運輸過程中不被凍壞,我們給蔬菜蓋了3層棉被,確實下了一番功夫。”商戶馬伏珍說。
寧夏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fā)市場副總經理趙江濤告訴記者,近期批發(fā)市場每天蔬菜交易量為2600噸左右,與寒潮來臨前大致相同,蔬菜價格總體平穩(wěn)。
“我們在商務部門指導下提前行動,組織商戶進行貨物儲備,市場管理方也利用大型冷庫儲備了不少貨物。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從外地調運蔬菜的力度。這些天,我們這里的蔬菜量足價穩(wěn)。”趙江濤說。
銀川市商務局副局長鄒吉鵬表示,目前全市大型商超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監(jiān)測的20種蔬菜價格總體平穩(wěn)。“下一步,我們商務部門將繼續(xù)密切監(jiān)測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情況,加強預警預判,動員骨干流通企業(yè)加大重要生活必需品調運和配送力度。根據天氣和市場變化情況,我們會適時啟動政府儲備肉菜投放工作。”鄒吉鵬說。
隨著互聯網經濟和物流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數字貨運應運而生。這些貨運版打車軟件將“貨”與“車”精準匹配,解決了因物流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運力空駛、司機長時間等貨等難題。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