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數據公布的時效性,國家外匯管理局20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xù)呈現(xiàn)“雙順差”,國際儲備也繼續(xù)增長。不過,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半年我國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同時大幅收窄。
證券投資凈流入169億美元
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1300億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tǒng)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項目順差1183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186億美元,收益項目順差160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143億美元。 在資本和金融項目方面,上半年順差為331億美元,同比下降54%。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206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169億美元,其他投資凈流出56億美元。與去年上半年相比,直接投資凈流入大幅下降近50%,證券投資凈流入則下降幅度不大。 與此同時,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繼續(xù)增長。今年上半年末,外匯儲備資產較上年末增加1856億美元,達21316億美元。
下半年國際收支可能更好
亞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大幅收窄主要是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被動調整”,這種被動調整甚至比以前的主動調整效果更明顯,它有利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國際收支的平衡。
他認為,如果國際經濟明顯好轉,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可能好于上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上半年凈誤差與遺漏的差額由負轉正,為228億美元。市場人士認為,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熱錢”進入。 6月份,外匯局有關人士曾表示,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下半年我國資本外流增加,而資本流入速度下降。但近期在中國經濟出現(xiàn)復蘇跡象的同時,有跡象顯示流入中國的資本有所增加。 不過,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管濤認為,誤差與遺漏項目是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一個平衡項目,而非真實統(tǒng)計的結果。造成誤差與遺漏的原因既包括不同渠道數據與國際收支統(tǒng)計原則的差異、各數據源統(tǒng)計誤差和貨幣折算差異等,也包括未被記錄的跨境資本流動。 據悉,外匯局將在9月-10月正式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