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其實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精神享受。幸福對渴求得到它的人來說,是異彩紛呈的。當人們開始從五花八門的休閑方式中體會到快樂時,對幸福的認知也會更加豐富。
每年有1/3時間為節(jié)假日的中國人,如今的休閑方式不再局限于旅游觀光,有不少人甚至產(chǎn)生了“長假選擇煩惱。” 從最初不懂休閑,到集中盲目出游,再到理性選擇健身、團聚等休閑方式;即使是旅游,也不再是走馬觀花式的集體觀光,而是更多追求個性化的農家樂、自駕游等……中國老百姓休閑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不僅折射出中國人休閑理念的日漸成熟,也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理解日趨多元。 62歲的蘭州市民張力順今年早早地就開始考慮如何安排“十一”黃金周的內容。雖然已經(jīng)退休,張力順還是覺得過“黃金周”時才算真正的休閑。他的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生子,但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祖孫三代只有在假期時才能聚齊。 “退休了時間多了,也不缺錢,沒必要非在黃金周旅游。最高興的還是一家人能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幾頓團圓飯。”對張大爺來說,這就是休閑的意義所在。 “逛街沒什么新意,跟旅游團去旅游怕扎堆,帶孫子去科技館看看展覽不錯,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讓大兒子租個車,拉著全家人去拉卜楞寺看看。不用花很多錢,一家人還能放松。”張力順對這個計劃很是滿意,邊說邊笑得瞇起眼睛。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個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從蘭州出發(fā)去那兒,只要五六個小時。 張力順上世紀60年代參加工作,曾經(jīng)是蘭州一家電機廠的職工。由于長期從事焊接工作,他的視力下降得很嚴重。他工作時經(jīng)常加班加點,有時還要干通宵。他告訴記者,在那個年代,大家都是這樣,幾乎沒有休息的概念。后來,在真切體會到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張力順也感覺到工作時間的安排越來越科學:從每周只休息一天到實行雙休日,從黃金周制度到帶薪休假制度出臺。 隨著休假制度的不斷變化,休閑成為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熱門話題。 “80后”女孩張靜在媒體工作,她認為休閑就是圖個自在舒服,不能跟風,要符合自己的生活特點和個性愛好才行。“工作節(jié)奏太快,我回家后也常常覺得心情緊張,難以真正放松。嘗試過在假期外出旅游,但去哪人都多,讓人敗興而歸。現(xiàn)在過黃金周,我不求每天都很精彩,只希望能安安靜靜做個‘宅女’,上網(wǎng)、看書、下廚做飯,過規(guī)律的生活。” 在銀行職員柳千里眼里,起初黃金周里最擁擠的場所當屬商場和超市,他曾用過的一個手機就是在“十一”商家促銷時買的。“商家正是看準了老百姓錢包越來越鼓,大搞優(yōu)惠活動,加上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休閑,主要目的就是把錢花出去,因此有不少人習慣憋著勁在黃金周集中購物。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去書店的人快超過了逛商場的人。” 柳千里認為,人們的休閑方式越來越多樣,主要是因為對幸福的追求層次發(fā)生了變化。不只是追求對物質的占有,而更注重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