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爆出該國史上最大逃稅丑聞,引起社會關注商界領袖的道德操守。當局稱,近1000人涉嫌把多達40億歐元資產,轉移到鄰近的“稅務天堂”列支敦士登,蓄意逃稅。部分受查人士涉嫌逃稅超過100萬歐元,第一位落馬的商界精英是德國郵政公司行政總裁楚姆溫克爾。 有評論稱,從近年來徹查大公司丑聞到此次的大規(guī)模搜查逃稅人士,體現(xiàn)出德國正在進行一次全國性的、痛苦的清洗行動,希望在將來能夠戒除商界那種已不再適合當今全球化經濟的一些“陋習”。
本報綜合報道
18日,德國各地的警察紛紛開展突襲,在慕尼黑、法蘭克福、漢堡和斯圖加特等地搜查逃稅嫌疑人的住所和辦公室。在這次大規(guī)模搜查當中,警方查獲了大量文件,讓此次的逃稅丑聞規(guī)模繼續(xù)升級。
發(fā)出700多張搜查令
在此次的逃稅丑聞爆發(fā)后,司法機關通過一張由列支敦士登某銀行的線人提供的電腦光盤中的數(shù)據(jù)順藤摸瓜,檢察官們已獲取了700多張搜查令,對嫌疑人進行搜查。 在逃稅丑聞中第一位落馬的商界精英是64歲的德國郵政公司行政總裁楚姆溫克爾,他目前已被警方控制,調查人員搜查了其位于科隆的寓所及位于波恩的辦公室。警方懷疑他通過列支敦士登的銀行逃稅100萬歐元。楚氏是德國經濟界的重量級人物,擔任多個大型機構的董事。他上周五辭去德國郵政總裁與德國電訊主席的職務,承諾積極配合調查。 德國媒體引述警方消息稱,當局正展開“德國前所未見的最大型財務調查”,部分個案的逃稅金額比楚氏還多。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指責稱,企業(yè)大老板的不法行為危害德國經濟體系。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列支敦士登首相奧特馬·哈斯勒本周訪問柏林時,她將就此事與其會談。 據(jù)介紹,逃稅在德國一直是違法行為,但是德國1999年后規(guī)定向國外員工發(fā)放工資是合法的,而且還可以扣除相關稅費。 稅務專家表示,為了逃避德國國內的高稅收政策,長久以來,許多德國人都將這種向海外員工發(fā)工資的方式視為一種可以接受的避稅行為,并借此將自身的財產轉移到瑞士、澳大利亞、盧森堡和列支敦士登等“稅務天堂”國家。在此次的逃稅丑聞中,列支敦士登這個中歐小公國正是調查的核心。 德國稅務工會(DSTG)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人逃稅問題嚴重,每年逃稅金額達3000萬歐元。不過,這種倫理薄弱情況受到了德國稅務當局此次大規(guī)模調查的沖擊。
德國為何發(fā)狠了?
媒體評論稱,德國此次對商界不正之風的清洗行動與鄰國法國、意大利形成了鮮明對比。此次德國如此堅決的原因要追溯到1990年,1990年東西德統(tǒng)一后,德國的經濟負擔一下子比以前重了。有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一共花費了2萬億美元重建東德經濟,這也導致德國成為了一個資本輸入國。對于德國本土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來自倫敦、紐約的投資者地位比法蘭克福本土的投資者更為重要,影響力也更大。而這些國際上的投資者則會間接地促使德國商界的風氣變得更為健康。 有專家表示,此次丑聞也反映了德國社會目前流行的一種思潮,即社會各方都感覺自己是受害者。成立于2002年的德國商界道德協(xié)會的主席沃爾夫·波塞表示,逃稅者這種受害感源自他們與海外同儕的比較,德國高管人員收入遠比英美同僚的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