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03 作者:管克江 來源:人民日報 |
|
|
不久前的一個下午,休斯敦一個體育場內人聲鼎沸。只見廣場上欄門一開,一頭壯碩的公牛沖入場內,它瘋狂地前躥后踢,企圖把騎在背上的一名騎手掀翻在地。騎手卻只用單手抓住兜在牛腹上的繩子,另一手高舉,隨著公牛的顛簸前俯后仰,仿佛粘在牛背上一樣。這就是流行美國西部的牛仔競技表演。每年春季的休斯敦畜牧展和牛仔競技表演,吸引上百萬人次參加,成為當?shù)匾淮笫⑹隆?BR> 牛仔一詞最早出自西班牙語。隨著15世紀西班牙人到達美洲拓荒,他們也把自己馴養(yǎng)畜牧的一套方法傳入美洲,在如今的墨西哥、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留下印記。牛仔們騎著馬驅趕著一群群長角牛在美洲游牧,當時這些長角牛的總數(shù)可以百萬計。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jīng)過傳奇人物的演繹,成為日后牛仔文化的源泉。 早期牛仔的生活充滿艱辛,他們要克服長期的孤獨、防備野獸和盜賊的襲擊,忍受微薄的薪水,這給他們的性格中注入了直率、剽悍、狂野和敢于冒險的精神。美國南北戰(zhàn)爭以后開始“西進”,驅趕著牛群的牛仔是美國西部最早的拓荒者之一。 隨著20世紀鐵路和牧場興起,美國西部牛仔便開始消亡,但牛仔文化卻深深扎在了美國文化的根里。沒有牛仔的美國西部文學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牛仔形象還廣泛出現(xiàn)在舞臺和銀幕上。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更是把放浪不羈卻胸懷正義的“美國牛仔”帶到了全球。這一形象雖然并不與事實相符,但因其添加了大量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的色彩,深受民眾喜愛。 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或短槍。今天人們只能在演出中看到這種裝束,但他們的生活方式早已悄悄影響到了普通民眾的生活。適合牛仔們勞作的粗帆布褲子,成為帶有流行時尚的“牛仔褲”;牛仔帽至今仍是美國中西部農(nóng)民出門的必備品;長期野外生活迫使牛仔使用簡單耐用的生活器具,如今許多旅游用品沿襲了這種設計風格。 近年來牛仔文化在美國重新得到重視,這或許和美國人期待出現(xiàn)英雄人物有關。導演喬治·盧卡斯說他的電影《星球大戰(zhàn)》就是想重建西部片中的神話色彩,2005年幫助李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影片《斷背山》,講述的則是兩名俄亥俄州牛仔畸形的戀情故事。 美國總統(tǒng)布什是牛仔形象的推廣者。雖然被某些媒體譏諷為行事魯莽不計后果的“得州牛仔”,布什卻毫不在意。他鐘愛的接待外國元首方式,就是請他們到自己在得克薩斯的牧場做客。這時,他總是戴著牛仔帽,開著皮卡車,帶著貴賓參觀自己的牧場,或者親自給客人燒烤得州牛排。 對普通人來說,參加牛仔節(jié)可能是重溫牛仔文化的最佳方式。除了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和達拉斯,懷俄明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等美國許多中西部地區(qū)每年都舉行花樣繁多的牛仔節(jié)。牛仔節(jié)上不僅有牛仔競技、賽馬、捆牛犢等有關農(nóng)牧技能的表演,還有農(nóng)牧產(chǎn)品展銷和牛仔文化節(jié)目演出。加州蒙特利市每年舉行牛仔音樂節(jié),內華達州的埃爾克市每年舉行牛仔詩歌會,全國詩人云集該市,朗誦牛仔詩歌。不少旅行社還推出了“牛仔游”項目,旅游者騎馬按照當年牛仔放牧的路線游覽西部風光。 (本報洛杉磯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