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人還沉醉在上半年7萬億信貸的狂歡中時,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卻感到了一絲絲隱憂。“它在金融危機時期穩(wěn)定了市場信心,但可能引發(fā)政府融資平臺較大的風險。”巴曙松在泰達荷銀基金2009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上表示,這一風險,或遲早轉嫁到銀行金融系統(tǒng)。
應警惕地方融資平臺風險
巴曙松認為,在看到該政策積極一面的同時,不應忽略在快速增長的信貸壓力下,政府融資平臺蘊藏的較大風險。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迅速增長到3000多家,其中70%以上在縣區(qū)級,總的銀行借款從一萬多億迅速增加到五萬多億,地方政府的很多投融資平臺負債率已經顯著提高,甚至提高到100%,不少投融資平臺存在資本金不實、抽逃資本金、管理混亂等問題,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融資平臺的總負債狀況,不少地方的融資平臺由地方政府主體借款后統(tǒng)一安排運用,不僅蘊含較大的道德風險,而且將來追究起來責任主體也不清晰。
銀行融資風險和房產泡沫
因為當前的融資主要通過銀行進行,而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主要通過銀行貸款融資,從趨勢看,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或遲早轉嫁到銀行金融系統(tǒng)。 “在當前的信貸投放狂潮中,商業(yè)銀行與地方政府相比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不僅銀行對于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的資本金難以監(jiān)控,對資金的運用也難以監(jiān)控,而且也難以全面掌握多方政府的總體負債狀況和償還能力;銀行所主要依托的風險管理手段,或者是法律上已經缺乏足夠依據的政府財政擔保或者承諾,以及不能直接進入銀行賬戶的土地收入等,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風險。” 巴曙松表示,在堅持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基調下,進行適當的結構調整,強化審慎監(jiān)管措施是有必要的,例如,提高商業(yè)銀行準備金覆蓋率,控制商業(yè)銀行用相互之間持有次級債的方式來補充資本金,強化銀行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資本金監(jiān)控和資金運用的管理。 各地地王頻現,房產泡沫隱現,與巨額信貸下地方財政壓力巨大脫不了干系。“在房地產的大規(guī)模投資中,外資占據的比例在明顯提高,值得關注。”巴曙松表示。
投資思路將回到業(yè)績分析上來
“在巨大的信貸投放下,今年中國的超額流動性指標或達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點,估計可以達到16%以上;與此同時,美國等主要發(fā)達國家的超額流動性指標也創(chuàng)出歷史高點。”巴曙松預計,有了經濟復蘇明朗的大前提,在國內流動性,以及熱錢涌入的推動下,將繼續(xù)推高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 與不少市場觀點不一致的是,巴曙松對經濟過熱的擔心強于對經濟復蘇緩慢的擔心。他預計,四季度中國企業(yè)的業(yè)績將出現明顯的改善,G
D
P增長可能會達到9%以上,2010年一季度預計會成為這一輪經濟復蘇的階段性高點。 從國際資本的流動趨勢看,現在的資金流動狀況非常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美國的超額流動性指標同樣處于歷史的高點,同時大量的資本在歐美國內沒有投資機會。從國際視角看,因為中國經濟復蘇,再加上全球范圍內的資金成本比較便宜,目前向亞洲或者香港流入外資的趨勢還在持續(xù)。中國的上市公司的中報進一步確認復蘇的話,如果再加上有資本的流入,目前的趨勢可能還會持續(xù)。 巴曙松提醒投資者,資本市場正在深刻轉型,早期依靠一些小道消息、依靠一些擦邊球盈利的模式已經接近尾聲,市場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多以及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通過市場本身內在波動趨勢和邏輯的分析,通過經濟周期的把握,通過行業(yè)變動的把握、通過對上市公司業(yè)績的分析進行資產的配置所獲得的投資收益會越來越占據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