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心是否恢復,CPI是否會持續(xù)下降并進而帶來通縮加大,左右著央行是否會采取降息決策。
央行23日發(fā)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指出,我國與美國的利率水平比較接近,部分利率品種還低于美國。而目前歐元區(qū)銀行間市場和商業(yè)銀行存貸款利率總體也高于我國。
報告透露了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思路:央行將以高于GDP增長和物價上漲之和約3-4個百分點的增長幅度作為全年貨幣供應總量目標,爭取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7%左右。 在筆者看來,這一貨幣政策思路可能意味著央行繼續(xù)降息的空間不大,降息動機沒有去年年底那么強烈,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經濟已經顯示出企穩(wěn)跡象、信貸投放也實現(xiàn)了大幅增長。這些都說明了從2008年9月以來開始實施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而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今年上半年的CPI會下降得很厲害,個別月份可能為負值,可見,采取減息等金融方面的調控措施,已經不是很迫切,目前最重要的是盡快落實財政政策,解決失業(yè)和消費問題。 此外,擔心出現(xiàn)流動性陷阱也是央行有意緩和市場對降息預期的重要因素。所謂流動性陷阱,是指當一國的名義利率水平降低至不能再低時,貨幣需求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央行無論增加多少貨幣供給,人們也不會增加投資和消費,而是被人們儲存起來。此時,央行的貨幣政策失效,經濟陷入惡性循環(huán)。 央行報告指出,當前國際初級產品價格總體仍處于低位,加上外需減弱可能加劇國內產能過剩,在總需求萎縮的大背景下,目前推動價格上行動力較弱,下行壓力則相對較強,通貨緊縮風險較大。 當然,央行最近重新開始每周發(fā)行3個月期票據也凸現(xiàn)其對流動性過剩的擔憂。在當前銀行流動性充裕的現(xiàn)實情況下,如果持續(xù)降息,可能出現(xiàn)“通脹的反復”,而不是“通縮”。同時,如果大規(guī)模放貸也有可能引發(fā)不良貸款率的上升。 就目前來看,央行未來一段時間降不降息,降多大幅度,將取決于兩個方面: 一是市場信心的恢復程度。如果中國經濟刺激計劃能促使經濟迅速企穩(wěn),而且流動性很快恢復正常,市面頭寸非常寬松,那么央行降息的空間有限。如果市面總是處于流動性緊張的狀態(tài),經濟復蘇的步伐非常緩慢而且看不到走強的跡象,那么央行可能會不停降息。 二是貿易順差帶來的基礎貨幣投放規(guī)模大小。因為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直接源于外匯占款渠道的基礎貨幣發(fā)行過多。以1月份391億美元貿易順差來推算,1月份國內基礎貨幣投放量估計達2670多億元人民幣。從這個角度看,央行決定近期不降息是說得過去的。再說,中國目前企業(yè)和銀行資產負債表都相對健康,所以不可能存在“流動性陷阱”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