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居民購匯的政策近來可謂頻頻出臺,繼去年12月29日央行發(fā)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率先放寬和簡化了個人購匯業(yè)務手續(xù)后,不滿一周,國家外匯管理局再度把個人外匯管理的“大門”放寬—上周五,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布《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將個人購匯年度總額由2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更好地滿足了對外匯有著持續(xù)不斷需求市民,比如留學生的父母、出國旅游者或炒匯一族。
外匯需求者“樂開花”
《細則》提高個人購匯額度所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家長為在國外讀書的孩子提供生活費,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辦張國際卡,孩子在國外通過刷卡來消費,父母負責在國內還錢。二是直接購匯,通過郵局或銀行郵寄到國外。如果父母習慣于根據(jù)子女在國外讀書的消費情況,采取每月寄錢的方式,那么現(xiàn)在等值5萬美元的年購匯額則足以滿足孩子在國外的日常開支,即使是在一些發(fā)達的國家讀書,這一額度也足夠。因此國內的家長不用再為換匯發(fā)愁,國外讀書的孩也不用再擔心“缺”錢花。
除此之外,居民購匯手續(xù)也變得更加方便。實施年度購匯總額控制后,居民持身份證即可在銀行網(wǎng)點辦理不超過年度購匯總額的購匯手續(xù)。而且在人民幣
持續(xù)不斷的升值下,人民幣購匯會更加便宜。購匯額度的擴大,更會讓很多有外匯需求的居民“樂開花”。比如喜歡炒外匯的居民,現(xiàn)在可以有更多的外匯資金“殺”入?yún)R市。
一位銀行專業(yè)人士稱,《細則》明確境內個人年度購匯總額由以前的2萬美元大幅提高到5萬美元,將有利于更好滿足境內個人的用匯需求。與此同時,對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結匯也實行年度總額管理,改變了過去“寬進嚴出”的管理模式,體現(xiàn)了資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原則。
“藏匯于民”政策趨向明顯
對我國在個人外匯管理政策上的變化,中行一位外匯專家分析認為,這體現(xiàn)出“藏匯于民”的政策趨向。
近年來,我國從提高公民出境合法兌換外匯限額和攜帶人民幣限額,到開放居民個人依法向境外轉移資產(chǎn),再到提高企業(yè)外匯留成比例,再到個人購匯實施年度管理,外匯管理政策在逐步放寬,居民用匯空間慢慢變大。專家稱,從這一系列的變化可以看出國家希望通過政策的調整變“藏匯于國”為“藏匯于民”。
專業(yè)人士稱,在這次個人外匯制度調整中,我們看到,年度總額管理從個人購匯擴展到個人結匯,個人對外貿易經(jīng)營者開立外匯結算賬戶,不再區(qū)分現(xiàn)鈔和現(xiàn)匯賬戶,同時廢止原來關于個人外匯的10多個管理規(guī)定……所有這些條款,都是在減少外匯管制項目,推進結售匯便利化,以此鼓勵居民多持有外匯而不是盲目結匯。
需要豐富外匯投資品種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是,除出國旅游、教育等消費層面的因素外,人們選擇持有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回報。而匯改至今,對于一個持有美元的國內投資者來說,在利差上獲得的回報,已經(jīng)不足以彌補其在人民幣升值
上的損失。況且在股市熱鬧、基金火爆的情況,人們更樂于用人民幣投資獲取更高的回報,因此對專業(yè)性強、收益偏低的外匯投資逐漸失去興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深圳多家銀行在去年最后兩個月,都出現(xiàn)了居民結匯量大增的情況。由此可見,居民對“藏匯于民”的政策并不熱心,事實上,在目前人民幣持續(xù)不斷升值的預期下,人們更愿意持有人民幣資產(chǎn)。
對此,專家建議,要推進“藏匯于民”的進程,就要有更多的外匯交易品種和工具,以保證持有外匯的居民或企業(yè)有增值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