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能源情報署當地時間25日發(fā)布《2008國際能源展望報告》稱,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較2005年猛增50%,由于供需關系持續(xù)緊張,到2030年國際原油價格最高將飆升至每桶186美元。
該機構在報告中稱,中期油價可能有所回落,但市場供應仍“相對吃緊”。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部25日當天發(fā)布了高于預期的原油商業(yè)庫存數據,國際油價25日出現大幅回調;而26日亞洲交易時段以及歐洲交易時段,國際油價出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強調供需失衡導致油價上漲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近期曾創(chuàng)下每桶140美元的紀錄高點,華爾街人士預計,油價正邁向每桶150美元甚至是200美元。能源情報署署長蓋伊·卡魯索在報告發(fā)布會上首先就對導致油價上漲的諸多因素做了一番小結。 卡魯索說,自2003年開始,每年世界平均石油價格較往年都會有所上漲。2007年的油價幾乎是2003年的兩倍。在他看來,導致油價上漲最重要的因素是供需失衡。卡魯索指出,自2005年以來,包括亞洲和中東在內的非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需求持續(xù)增長,但相應的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出量卻沒有變化。他的觀點與美國能源部部長博德曼的觀點如出一轍。博德曼日前在沙特召開的國際石油生產國與消費國大會上表示,推高國際油價的并非市場中的投機行為,而是石油生產國產量不足。 另據卡魯索介紹,《2008國際能源展望報告》的預測模型原本是根據2007年夏天的油價數據建立的。但今年二季度以來油價迅速攀高,并在5月越過了130美元每桶歷史高位,能源部只好在2007年夏季數據模型的基礎上臨時添加了2008年“高油價”模型。根據2007年夏季模型,鑒于可預見的短期供給增長,世界能源價格有望在中期有所緩和。全球油價將從當前高位降至2015年的每桶70美元;2015年之后,油價會繼續(xù)穩(wěn)定上漲,至2030年達到每桶113美元。而根據“高油價”模型,到2030年,世界油價可能會達到每桶185美元。
消費者轉向替代能源
報告指出,高油價會迫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其他替代能源,并減少工業(yè)部門的石油使用量。液體燃料在世界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將從2005年的37%下降到2030年的33%。填補這個比例空間的是煤炭、天然氣等。 過去幾年里,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使用比例從2002年的24%增加到2005年的27%。卡魯索認為,這一方面緣于世界范圍內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缺席;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能源消耗大國對煤炭的強勁需求。數據顯示,世界煤炭消費量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長。到了2030年,煤炭占世界能源消費的比例將達到29%。 但報告指出,盡管目前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開發(fā)風能和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但在未來20年里,全球仍不可能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它們仍將繼續(xù)成為支撐運輸和發(fā)電領域發(fā)展的核心能源。 根據能源部的這份報告,化石能源的價格上漲和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擔心還會促使核電的進一步發(fā)展。根據預計,世界核電產能將從2005年的374千兆瓦增加到2030年的498千兆瓦。除了歐洲個別國家,例如,德國、比利時出于安全考慮,打算嚴格限制甚至禁止核力發(fā)電,大多數有能力發(fā)展核電的國家都打算在這一領域有所拓展。例如,印度計劃增加17千兆瓦;俄羅斯和美國分別計劃增加18千兆瓦和15千兆瓦。 報告同時預計,到2030年前,全球核電站發(fā)電量將比目前增長三分之一;天然氣將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石油在工業(yè)領域的應用;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將增長,其生產將主要集中在中東和非洲地區(qū);全球可再生能源在電力領域的應用將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長。
國際油價漲跌互現
美國原油商業(yè)庫存數據25日公布后,國際油價出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美國能源部25日上午發(fā)表的報告顯示,在截至20日的一周內,美國原油商業(yè)庫存增加80.3萬桶,這是連續(xù)6周以來美國原油商業(yè)庫存首次上升。此前,市場曾預測該數據將繼續(xù)下降。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日益高漲的能源價格已經開始影響美國國內燃油需求。受此消息影響,紐約市場油價開始大幅回落,一度跌至每桶131.95美元。 與此同時,美聯儲25日下午宣布維持利率水平不變。雖然不再減息將給予美元有力支撐,并可能使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下降,但由于投資者此前普遍預計到這一結果,因此聲明出臺前后紐約市場油價變化不大。 到25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輕質原油期價跌2.45美元,收于每桶134.55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8月份布倫特原油期價跌2.13美元,收于每桶134.33美元。 紐約8月份輕質原油期貨26日在新加坡交易時段下挫20美分,至每桶134.35美元;而在歐洲午盤紐約8月份輕質原油期貨上漲50美分,至每桶135.05美元,同時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08美元,至135.41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