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北京、對沙塵暴還心有余悸的人們,恐怕從來沒像最近這么眼巴巴地盼刮風。風是來了,霾也跑了。但這霾,會就此退場不再來了嗎?
盡管嚴重霧霾天氣“史無前例”地持續(xù)了一周,很多人似乎還是沒完全弄清楚它是怎么來的。26日,北京今年第一次小客車指標搖號結果公布,相關網站竟一度癱瘓。有人調侃“一邊受其虐,一邊助其虐”,這得多么強大的“精神防護”才能做到啊!
當大家紛紛感嘆霧霾正在常態(tài)化、口罩變成必需品的同時,除了戲謔地呼吁將“風神”確定為北京的“保護神”、規(guī)定它必須“常回家刮刮”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
治理霧霾,需要的不僅是時間,還有公眾的環(huán)保和責任意識。如果滿屋子的人都吸煙,一兩個人不吸,是無濟于事的。我們不能一邊抱怨著霧霾,一邊卻事不關己地我行我素。
記者曾從友人處聽到這樣一段經歷:在德國行車,臨時停下查看路線,未料一路人立即上前提醒他熄火。而前日名人潘石屹微博自曝在高速收費處拍照被阻止,網友看圖卻發(fā)現他開的可能是一輛5.7升排量的SUV!兩則故事雖小,兩相對照卻能說明一些問題。督促治霾,不能像手電筒只照別人,我們要見賢思齊、付諸行動。
治理霧霾,需要各級各地政府協力合作、摒棄“屁股指揮腦袋”的舊觀念。這句我們常聽到的俗話,形象反映了一些地方官員本位主義嚴重、大局意識欠缺的現象。霧霾一來,甲地指責乙地煉鋼燒秸稈,乙地又指責丙地挖煤沒完沒了……霧霾一散,一切照舊,要煉的鋼、要燒的秸稈、要挖的煤,一樣也沒落下。除霾真的只能靠西伯利亞送來的風嗎?
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寫道:霾并沒有散,只是被北風刮到了南方……也許今后一些年,都要陷入這種北霾南好,或者北晴南霾的“二選一”模式。作為普通網民,想到這里都樂不起來,一些地方官員有什么理由繼續(xù)抱著“屁股指揮腦袋”的思維不放呢?
在霧霾已成心肺之患、協同治理成為共識的當下,如果有人依然從本位主義出發(fā)、抱著“我走后哪管霧霾重重”的心理做官,那就應該讓他挪挪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