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關于中國的經濟增長態(tài)勢,存在著三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必然下降;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必須下降;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依然可以用投資來拉動經濟高速增長。三種觀點迥異,但都反映了對于經濟發(fā)展的錯誤認識,都把中國經濟發(fā)展狹隘地理解為經濟增長速度的高或低,都違背了整體論、兩點論這樣認識客觀事物的科學方法論。那么,怎樣科學地認識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態(tài)勢呢?
中國所尋求的經濟增長根本不是保八的問題,而是如何動員盡可能多的人力以實現盡可能大的經濟增長率的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中國要解決人與人、人與物的關系問題(勞動、資本、技術等因素的最優(yōu)使用問題)。它們之間的關系達到或接近達到最優(yōu)比例是經濟建設這個事物整體接近于一個較為完美狀態(tài)的必要條件。而如果我們把對經濟建設的有利因素盡可能都找出來,并且使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都比較協(xié)調,則中國的經濟建設就會處于一種高速增長的較為均衡的狀態(tài)。從中國經濟發(fā)展各方面的基礎條件看,并沒有什么因素構成經濟發(fā)展的不可逾越的瓶頸。內需不足、環(huán)境污染、技術低下只是構成中國經濟增長的障礙,僅僅根據它們并不能得出中國經濟必然下降的結論,因為中國完全可以找到其他有利因素來改變或者抵消阻礙經濟發(fā)展的這些不利因素。所以,從整體論的角度看,只要中國能夠真正動用其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那些因素,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就不會下降。而一旦中國讓各種重要的比例關系都調適到最優(yōu)或接近最優(yōu)的狀態(tài),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也就達到了接近科學發(fā)展觀所對應的狀態(tài)。
首先,從世界經驗看,高速經濟增長往往伴隨種種經濟問題。但這并非必然。由于種種原因,世界各國在追求高增長時,往往忽視增長手段的選擇。而這并不代表著當前中國就無法實現一種前所未有的優(yōu)化的經濟增長方式。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必須下降的觀點就屬于一種基于狹隘經驗主義或靜態(tài)預期基礎上所形成的規(guī)范的判斷。
其次,既然要讓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就要首先問其目的是否合適,再問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是否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必要條件,然后問它是否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充分條件,還要問經濟增長速度要下降多少才能達到這一目的,還要問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手段。這也是一種整體論的思維。再從兩點論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或許能夠達到某種預期的目的,但同時它也會產生其他影響。當一個學者試圖主張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必須下降時,必須使用綜合衡量這種影響和那種影響的整體論、方法論,而不能使用僅僅關注一種影響的形而上學看待事物、問題的片面方法論。
第三,整體論不僅把一個事物分解成相互聯系的若干部分,不僅注意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系,而且允許一個事物對其他因素開放,即允許其他因素對該事物產生影響,而不是僅僅限于原有的因素。比如,一個國家獲得了重大的技術進步,就是一個新的影響經濟發(fā)展的因素。這個因素是原來事物中所沒有的,但卻是在原來事物中所產生的。世界現代社會科學非常重視新事物的出現。中國有世界最龐大的人口,生產和制造能力也在世界上屈指可數,卻與世界前沿的技術水平尚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是否無法縮小呢?中國今天縮小這種差距的各種條件相比幾十年前是小還是大呢?如果中國本來可以縮小這種差距,并且可以通過在短時間內縮小這種差距實現經濟增長,那么,中國是否還需要用降低增長速度的辦法來實現那些學者所設想的目的呢?
|
三、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不是優(yōu)化性政策選擇 |
首先,上述分析表明,從投資的效應性看,如果中國的勞動力發(fā)揮了高度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得中國技術創(chuàng)新明顯提高,中國以更少的投資就會實現同樣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不言而喻的。在保證技術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投資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利益是極大的,而投資于重復建設的危害是極大的。
其次,從手段與目的的匹配程度看,投資于技術進步相比當前那種投資拉動就業(yè)的觀點更具有政策科學性。如果技術進步能夠使用更少的資源獲得更大的產出,這種更大的產出不就可以拿出來在社會中進行分配嗎?那些強調就業(yè)的人的目的難道不就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嗎?如果社會中的分配比較均等,同時那些本來已經極為辛苦地工作的人們由于技術進步而降低了勞動強度、勞動時間,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目的不就可以更好地達到了嗎?從這個角度看,對于中國經濟增長而言,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而言,沒有技術進步的純粹的物質資本投資就根本不是一個可行的手段了。
從兩點論看,任何經濟增長都是有兩面性的,即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果中國經濟增長不好的一面加強了,而中國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增長,那么可以說,這種增長沒有避免它本來可以避免的成本,沒有得到它本來可以得到的利益。那種以為只要經濟增長了問題就解決了的觀點不是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科學觀點。特別是,如果可避免卻沒有避免的成本隨著經濟增長速度增大而極大地上升,當可以得到卻沒有得到的收益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上升而極大地增加,那么,不能認為這種增長速度越高越好,也不能認為中國只能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經濟增長率可以降低。在巨大技術進步一時無法取得的情況下,降低一些經濟增長率,就可以少一些難以消除的污染,少一些資源的支出,從而減少未來必須支付的成本。而由于中國的生產能力已經足夠高,經濟增長率下降一些,只要采取適當的、強大的社會政策,就不會產生什么惡果。
從整體論來看經濟增長,就可以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無法永遠地達到、處于均衡狀態(tài)、最優(yōu)狀態(tài),它所處的水平取決于中國的勞動力狀況、資本投資狀況和技術水平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從兩點論來看經濟增長,就可以知道,并不是增長率越高越好
(不管目的是否是要保就業(yè))。對于經濟增長率具有函數作用的任何一個變量或任何一個變量的任何一個重要方面的畸高畸低都將使得中國所取得的經濟增長率無法取得社會大眾所能認可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