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利好消息,可能是被市場忽視了,這就是日前監(jiān)管層對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大股東、中介機構等予以嚴厲處罰,并且啟動補償基金機制,同時實施了對大股東股權的質押作為賠償?shù)膿!S腥怂氵^一筆賬,萬福生科的主承銷商,在發(fā)行該公司股票時獲得承銷費不過2000多萬元,而這次連沒收加罰款是7000多萬元,再加上拿出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賠償因萬福生科虛假陳述而受損失的投資者,同時公司暫停保薦資格三個月,這個損失遠遠超過其所得;而萬福生科的大股東,先前已經(jīng)有一部分股權被質押,現(xiàn)在為賠償投資者再次質押3000萬股股權,其按公司停牌前的價格計算,相當于公司募集資金的近40%。而且?guī)状钨|押以后,大股東手中所實際控制的股權已經(jīng)所剩無幾,控制權岌岌可危。另外,萬福生科的董事長很可能被采取司法措施,而其他參與造假上市的人員,也都面臨罰款、市場禁入以及取消從業(yè)資格等處罰。可以說,由于造假上市而受處罰,萬福生科的大股東很可能會丟掉公司上市所帶來的各種收益,并且還要支付更大的成本;至于其他人也都要付出包括斷送職業(yè)生涯在內的各種代價,可以說完全是得不償失。 處罰萬福生科是監(jiān)管層行使監(jiān)管權力的行為,就其本身而言應該說是一個個案。據(jù)說發(fā)現(xiàn)萬福生科造假上市的線索是很偶然的:在一次例行檢查時公司的財務人員拿出了針對銀行、稅務以及社會股東的三本賬。而用萬福生科的董事長的話來說,他是造假造得“太狠了”。對于造假者及其幫兇予以處罰,這本身也很正常,那么為什么要說這會成為市場的一個利好呢?原因在于,這次處罰十分嚴厲,可以說是在現(xiàn)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內達到了極限,于是我們看到了上面這樣的局面——也就是造假的公司大股東以及中介機構,其違規(guī)成本遠遠超過了違規(guī)收益,雖不至于說是被罰得傾家蕩產(chǎn),但至少也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在過去,證券市場上也對造假上市的當事人進行過處罰,但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實際結果是造假者所受到的處罰遠遠不如造假上市所得到的好處。當違規(guī)收益遠遠超過違規(guī)成本的時候,處罰就變得沒有實際價值,只能是流于形式。之所以會出現(xiàn)很多上市公司業(yè)績變臉的局面,這其中固然有市場環(huán)境變化所帶來的客觀影響,但也有相當部分是與上市前存在粉飾業(yè)績、調節(jié)利潤等各種行為有關,當然還有涉嫌造假上市的。至于中介機構,也為自身利益而不惜助逆為紂,而這種情況,在以往通常是譴責一番,對公司作出罰款了事。那些在造假中受益的當事各方,幾乎毫發(fā)無損,即便公司被罰款,錢也是從公司賬戶上扣除,實際就是全體股東買單。因為處罰很輕,因此起不到應有的懲戒作用。 一段時間來,投資者之所以對IPO很敏感,對此持異議的也不少,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認為上市公司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現(xiàn)在,監(jiān)管層加強對擬上市公司的核查,制度極為嚴密,力度空前,這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再嚴格的核查,也不可能保證能夠把全部問題都摸清楚,杜絕任何形式的蓄意造假。所以,強調從嚴打擊造假行為就顯得更加必要,讓造假者無利可圖,甚至傾家蕩產(chǎn),這樣就能夠讓當事人不敢造假,以此來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凈化投資市場的氛圍。 造假的少了,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了,即便還有個別人鋌而走險,但一旦被查出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投資者遭受的損失也能夠得到補償,這樣的市場,應該是會有吸引力的。如今,監(jiān)管層開始嚴懲造假,這是有利于市場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提振投資者信心的,當然是一大利好。盡管這種利好在短期內未必被廣泛認同,但從長期的角度來說,一定會顯現(xiàn)出應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