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旅客持異地購買的車票在北京退票,被告知無法辦理。12306客服回應稱,車票可以全國通取但不意味著可以全國通退。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實名制車票丟失后的退票辦法、因臨時更改行程而需要異地退票,類似情況從技術角度上說不是無法解決,但有一些細節(jié)需要完善。(2月6日《京華時報》)
既然異地可以取票,為什么不能異地退票?有人說,這就好比你買票可以“異地戀”,但分手只能“面對面”——說到底,還不是因為車票太愛你的錢包了!這話聽起來有點小人之心。記者與鐵路業(yè)內(nèi)人士探討火車票異地通退的問題,相關人士表示,實名制車票系統(tǒng)建設需要一定的時間,實名制車票丟失后的退票辦法、因臨時更改行程而需要異地退票,類似這樣的情況從技術角度上說不是無法解決,但有一些細節(jié)的東西需要進一步完善。這種“官方”意味十足的表態(tài),繞來繞去就是——雖然弄不清頭緒,但起碼暫時不可以。 火車票能通取卻不能通退,說白了就是掏錢容易反悔難。有幾個道理是顯然的:一者,既然能通取,說明實名車票早已全國聯(lián)網(wǎng),在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上,不存在通退的技術障礙;二者,既然非“不能”,剩下的就只有“不愿”。因囿于通退無法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不少乘客手里的異地票只能眼睜睜看著作廢,票務資源雖然浪費了,但鐵路運輸部門的錢卻不會少賺。相較于退票后再布局客運市場,橫亙在通退上的“本地”門檻更趨于承運方利益的最大化、麻煩的最小化。 有說法是禁止異地退票有利于遏制黃牛,說如果車票通取通退,則黃牛必然更無法無天。這說法看起來有理,但問題是,如果車票配置環(huán)節(jié)都能恪守規(guī)則,黃牛如何能從通取通退中得利?要說最好的遏制黃牛的辦法,還不如停開火車——可是,因噎廢食的邏輯,難道就是“寧可錯殺一千個乘客,也不放過一個黃牛”?除了這個不像樣的理由,好像很難再找到另一個火車票全國通取卻不能全國通退的借口。 通取通退,看起來是個錢的問題,但事實上顯然不止在于物質(zhì)層面。譬如根據(jù)鐵路部門統(tǒng)計,北京市春運以來每日約有10萬張退票返回票庫,近兩日尤甚。一方面,鐵路部門提醒準備退票的旅客,盡快辦理退票手續(xù),為其他旅客出行提供購票機會;另一方面,面對乘客握在手里的異地票,退票窗口卻詭異地選擇了拒絕。在一票難求、票如金貴的語境下,這算不算另一種“鋪張浪費”?盡管難有確鑿的數(shù)據(jù)佐證,但“通退”難行的今天,必有大量票務資源因制度門檻而閑置。 “不是無法解決”的通退問題,偏偏成了“無法解決”的民生之弊。火車票全國“通退”究竟有多難?相關部門恐怕不能總是玩文字游戲了。合理優(yōu)化票務資源配置,這才是春運的核心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