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對藍籌推T+0爭議頗多。 有人認為,機構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來玩T+0,散戶只能在現(xiàn)貨玩T+1,這不公平,實行T+0代表公正意義。 其實,現(xiàn)貨T+1對所有投資者都一視同仁、難言不公;而T+0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游戲規(guī)則,要么大家都享受、要么大家都不允許,談不上是投資者必須享有的“權利”;無論T+1還是T+O,投資者是否盈利關鍵還在于對股價走勢的正確把握,而這又與對公司內(nèi)在價值準確估值緊密相連。 有些散戶自認為技術超群,能夠在T+0環(huán)境下來回搗糨糊、跑過機構;但如果散戶真是技術高,能夠洞察主力操盤意圖,那么在T+1條件下同樣可以玩過機構大戶;相反散戶T+1條件下玩不過機構,T+0條件下將會更難。 目前,機構與散戶在市場博弈地位并不平等,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顯然是機構大戶而非散戶。機構大戶擁有資金、持股、信息等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有利于機構在市場謀取短差尤其是操縱利潤,而且無論實行T+1還是T+0,機構這些優(yōu)勢都同樣存在,不會因為交易制度的改變而改變。而散戶的弱點則主要包括貪婪與恐懼這兩個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無論T+1還是T+0都很難克服,實行T+0反而會讓這兩個人性弱點有更多機會得以暴露。 而且,如果實行T+0,機構大戶在目前所擁有資金、持股等優(yōu)勢基礎上,還可能增加“設備、技術”這些新優(yōu)勢。由于機構有強大的電腦設備和系統(tǒng)軟件做支撐,可以進行超短線快速交易,持股時間甚至可以不到一秒鐘,與技術上相對落后的投資者相比,機構大戶利用技術優(yōu)勢獲得時間優(yōu)勢先行下單。 試想一想,如果眾多散戶能夠在T+0條件通過短線頻繁交易賺到錢,那這些錢從何而來?誰都知道,換手率越高交易成本支出自然越多,有些年頭流通股東從上市公司所得分紅,甚至不夠該年市場交易費用支出,整個市場陷入負和游戲怪圈。散戶要在負和環(huán)境下賺錢,就只能從機構大戶兜里掏,散戶有這個本事嗎?既然沒有這個本事,那就最好不要頻繁進行T+0交易,減少市場交易費用支出,老老實實地等著上市公司分紅。 當前A股市場出現(xiàn)所謂“僵尸股”,比如創(chuàng)業(yè)板的陽谷華泰,一天交易量最低時只有兩三萬股,但是,其目前流通盤只有2700萬股,換算成日換手率最低時也有1‰左右,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今年該股換手率已經(jīng)超過300%,而一些成熟市場的年換手率只有40%左右,這要是算作僵尸股,那成熟股市基本全是僵尸股。可以說,將來A股市場將會出現(xiàn)比陽谷華泰更“僵尸”的股票,一些人所認為的不正常的“僵尸”,才是市場應該有的常態(tài)。 實行T+0交易機制,投資者以為有快速“糾錯”機制作后盾,買入股票更可能漠視股票的內(nèi)在價值,更容易把它當作投機籌碼看待。相反,實行T+1機制,應有利于投資者買入之前思考自己買的到底是什么,是否物有所值,是否有風險。雖然目前實行T+1,股市依然過度投機,但是,這不能怨T+1無能,而是由于制度還不完善、以及打擊操縱等監(jiān)管措施沒有及時跟上;目前情況下,交易機制若改為T+0,或許會更加投機。操縱市場一個重要手法就是在同一賬戶進行對敲制造價格,實行T+0,莊家可以在同一賬戶進行回轉交易,如何區(qū)別它是對敲還是回轉交易,這是個難題。國外之所以實行“T+0”,是因為與做市商制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實行“T+0”,或只會讓操縱行為更加無所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