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日前在地方調研中特別指出,上市公司和監(jiān)管機構要轉變觀念,積極回報投資者。監(jiān)管層鼓勵倡導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這不是第一次,也好理解;監(jiān)管機構為什么也要積極回報投資者,又如何轉變觀念,并付諸實際行動?此間深意和新意,值得思考。 首先,厘清認識和理念問題。 虛擬經濟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要以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為基礎和依托;否則,虛擬經濟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走向純粹投機的賭博場所。這一點已經成為越來越廣泛的共識,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即是最新注解。 按照這個思路,歸根到底,資本市場是一個投資和融資的場所。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無數(shù)投資者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銀,投向準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且不說交易完成之后,投資者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理應是企業(yè)的“主人”;僅就這個投資交易過程而言,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參考對比商業(yè)銀行的類似投資行為——放貸,就明白了。 或許有反駁者會辯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一類的說辭。這誠然不錯,投資從來就是收益和風險的結合體。但是,一個健康健全的資本市場,終歸是各路投資者各類社會資金的投資理財場所,從整體而言,是一個正和的模型,而不是零和甚至負和。 一言以蔽之,投資者使得投融資交易得以發(fā)生和持續(xù),并使得資本市場得以存在和發(fā)展。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簡單的邏輯,也是一個簡單的模型。在現(xiàn)代經濟和金融體系中,兩者的關系之所以會變得復雜甚至本末倒置,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難辭其咎。投融資雙方是資本市場的主體和主角,而不是投資銀行等依附而生的中介機構。 因此,從長遠和根本而言,投資者回報才是資本市場的立身之本。當前,實體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資本市場投資者信心極度脆弱,此時強調并強化投資者回報,更是提振資本市場信心的根本之策。 或者換個思路,用一個比較時髦的稱謂——金融消費者,就更好理解更能說明問題了。如果沒有終端環(huán)節(jié)的消費者買單,生產的鏈條無以為繼,以致市場經濟都無從談起。所以,消費者就是上帝,權益受到應有的保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金融領域亦是。 然后,再探討方法和措施。 上市公司要回報投資者,已深入人心,此不贅述;監(jiān)管者如何回報投資者? 從大處著眼,資本市場監(jiān)管者回報投資者,主要還是通過健全完善市場體制機制、在具體的工作中服務投資者來實現(xiàn)的。監(jiān)管者的心態(tài)要擺正,工作中要時時自省自律。正如“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投資者的利益亦應當是資本市場監(jiān)管者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在這方面,監(jiān)管層始終不遺余力。正如郭樹清調研中所強調的,“檢驗我們工作做得好壞的標準,是投資者的權益是否得到尊重,投資者保護是否充分”。這也正呼應了“保護投資者利益,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個證券監(jiān)管機構人士耳熟能詳?shù)目谔枴?BR> 從小處著手,監(jiān)管者回報服務投資者,在當前有很多具體的措施可以采用。一方面,健全制度,奠定培育資本市場“正和”的基礎和文化,比如倡導上市公司主動積極分紅,倡導投資者價值投資理念;一方面,約束中介等市場機構乃至監(jiān)管者自身,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同時,嚴厲打擊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 從接連大幅度下調市場交易稅費,以及引導上市公司主動分紅,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再到監(jiān)管層頻頻到基層調研傾聽投資者聲音,以及投保局定期回應當前市場熱點等等。凡此種種,監(jiān)管者樹新風、樹清風,讓投資者感覺如沐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