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的折騰鬧劇再度上演。據(jù)新浪財經(jīng)報道,上海持居住證滿三年居民可購二套房的政策昨日被叫停。該市浦東新區(qū)、普陀、黃浦、嘉定四個區(qū)域已經(jīng)正式取消此政策。而就在上周,上海市有關政府部門還表示,已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兩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一年以上個稅證明或社保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可以買第二套房。這是繼佛山、成都、蕪湖等城市之后,又一起為樓市調控松綁的地方變通政策被緊急叫停的案例。 應該承認,高企的房價,不僅成為民生不可承受之重,也成為中國完成經(jīng)濟結構調整、實現(xiàn)增長方式轉型的重大障礙。而且,它還為中國社會埋下不安定的隱患。正是基于這些原因,中央政府才決定對畸形發(fā)展的樓市進行調控。尤其是從2009年以來,中央對樓市調控不斷加碼,直至推出“限購”、“限貸”等具有資本管制性質的嚴厲舉措。這些舉措,表面上看有悖市場原則,實則是非常情形下采取的必要手段。與此同時,溫家寶總理也先后五次發(fā)表“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的講話。所以,對于樓市調控的效果與遠景,中國民眾充滿期待。 然而,在樓市泡沫被擠壓、房價開始回歸理性區(qū)間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卻憋不住了,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那些習慣于土地財政,熱衷于和開發(fā)商互通款曲,乃至寄望于從土地拍賣狂熱中撈取私利的地方官員,開始或明或暗地為樓市調控松綁,打出的幌子卻是“滿足民生需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穩(wěn)定”以及“促進地方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等。而這些為樓市調控松綁的地方政策出臺后,先是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尋找托辭,繼而在中央的干預下被叫停,如此反復折騰,不僅影響了中央政策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對中國的經(jīng)濟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樓市調控“即將放松”的強烈預期下,近期一些城市的樓盤銷售出現(xiàn)了局部“回暖”跡象,“買了房之后坐等漲價”的投資性需求,以及“現(xiàn)在不當房奴將來也許連房奴也當不起”的恐慌性剛需,開始聯(lián)袂入市。在樓盤庫存量巨大的情況下,一些精明的開發(fā)商甚至敢于利用信息不對稱,再度耍起了“饑餓營銷”的舊把戲,而拒絕向購房者實質性讓利。與此相應,媒體上的樓盤廣告也開始活躍起來,不少房地產中介也開始大舉發(fā)送促銷短信,以調控放松為由,通過制造心理恐慌的方式忽悠民眾趕緊出手購房。凡此種種,無不加劇本已相當強烈的民生焦慮。而這一局面的形成,與所謂樓市調控“即將放松”的強烈預期存在直接關系,其背后根源顯然與此伏彼起的地方政府為樓市調控松綁案例脫不開關系。 受樓市調控反復折騰的影響,在實體經(jīng)濟領域,一些把房地產副業(yè)當主業(yè)來經(jīng)營的企業(yè),遲遲下不了回歸主業(yè)的決心,從而拖累實體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在房地產領域,一些劣質房地產公司如“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指望自己將來有一天咸魚翻身,地產行業(yè)的洗牌與重構由此擱置;在資本市場,上市房企的股價也時不時出現(xiàn)大漲大跌,給中國股市造成詭異波動,不利于中國股市建立健康生態(tài)。此外,在樓市調控上,這種帶有地方政府“撒壞”做派的反復折騰,和中央政府的相關舉措形成“對沖”,其中被浪費的行政成本,無疑也是由納稅人來承擔。 基于以上分析,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樓市調控反復折騰是中國一大禍害。為徹底消除這一禍害,中央政府需要拿出更堅定、更有力的舉措,比如,向各地方政府發(fā)出更為詳細的指引,明確樓市調控的價格目標(可參照房價收入比)、對陽奉陰違或擅長打擦邊球的地方政府官員實施問責、依法嚴懲并監(jiān)督房地產領域中的官商勾結行為等,如此,才能穩(wěn)定廣大居民的預期,安定社會秩序,樓市調控才會打破曾經(jīng)屢屢上演的半途而廢的魔咒,真正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