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11時8分,三一大道瀏陽河大橋成功爆破。這座全國首座三索面獨塔斜拉索橋,年僅17歲便“壽終正寢”。塵埃落定后,網上對它的議論還在繼續(xù)。(《長沙晚報》12月13日) 確實,設計使用年限50年,還屬于交通部85科技攻關項目,卻17歲就“英年早逝”,令人痛惜,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隨著一聲爆破,不了了之。 一個說法是,超負荷運行造成了大橋的短命。那么,超負荷運行獲取的效益,是否抵得了大橋壽命縮短三分之二的損失?否則,何以不按設計負荷進行管理? 另據(jù)網友的說法,“這座橋1994年建成,多年來多次加固無用,最后定為危橋拆除,我很好奇剛建了幾年的橋為什么會這樣?”
事實上,“這座名噪一時的大橋通車僅半年后便問題不斷,不斷維修,難以根治”,那么,大橋是否存在設計問題,或者建設中存在著偷工減料、粗制濫造? 權威的說法是“現(xiàn)在它已滿足不了城市發(fā)展的需求”。固然,隨著城市的迅猛發(fā)展,交通壓力的增加與日俱增。但是,一座設計使用年限50年的大橋,總與相應瞻前的城市規(guī)劃匹配,不至于相差如此之大。 據(jù)稱“三一大道瀏陽河大橋拓改重建將著重改善道路交通功能、景觀功能及城市服務功能”,其中的“景觀功能”引人關注。顯然,一個城市的新建筑,于官員就是一個新的形象工程,是有助于給政績加分的。 讓人擔憂的是,現(xiàn)在城市建筑中如此的“英年早逝”層出不窮。比如,杭州西子湖畔第一高樓22層的浙江大學湖濱校區(qū)3號樓、青島標志性建筑之一的24層大樓鐵道大廈都在“英年”夷為平地。22層98米的無錫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綜合樓,建成使用才7年就爆破,甚至還只是“童年”。到底為什么?都是一筆筆糊涂賬。 如果不能對“英年早逝”問個明明白白,查個徹徹底底,并追究相應責任,炸橋炸樓依然會如放一個炮竹一般隨意。而如此在城市建設中的無用功、瞎折騰,乃至種種矛盾、驚人浪費,恐怕永遠沒有個完,而這當然都要用納稅人的血汗錢來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