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和央視《經(jīng)濟半小時》近日分別披露:北京1年的停車費用接近100億元,但2010年的占道停車費收入僅為2110萬元,比2009年還減少1200萬元;廣州花都公路收費站1年收費4000萬元左右,18年來至少收費10億元,而其中大部分資金去向不明。有人收費,就肯定有人知道所收的錢去哪兒了,然而有關部門竟三緘其口一問三不知。巨額收費自己不會人間蒸發(fā),更不會不翼而飛,錢肯定有去處,只是少數(shù)人知道公眾不知道而已。所謂“巨額收費去向不明”,其實加個引號更準確——不是真的去向不明。 當記者詢問物價和審計部門時,他們無法明確地告訴你巨額收費的去向,因為這些錢不歸他們管,即使他們想管也不大可能。廣州花都公路收費站的經(jīng)營管理者是廣州花都區(qū)新東華公司,雖然不知道公司在哪兒,但所收的錢卻“去向不明”。北京僅東城、西城臨時占道停車位的占道費收入就有9000多萬元,而北京全市的占道費收入僅有2110萬元。如此巨額收費“去向不明”,有人會說是監(jiān)管不到位,其實有些地方可能都沒有監(jiān)管,何來監(jiān)管不到位? “去向不明”的巨額收費到底去了哪里呢?憑經(jīng)驗推斷,不外乎這么幾個去處。一是被地方政府當做預算外收入,用于不能進入財政預算的開支。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怪現(xiàn)象,政府財政收入不多但每年的支出很多,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預算外收入。二是進入部門的小金庫,用于單位額外福利,或領導額外的吃喝拉撒睡開支。三是被相關單位私分,或用于其他腐敗。如果巨額收費用于服務人民,盡管暗箱操作,也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這些巨額收費處于監(jiān)管盲區(qū),往往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和權力一樣,不被監(jiān)管,就會亂用,就容易腐敗。 在法治社會,只要取之于民的費用,收了多少,干了什么,公眾都應有知情權,政府相關部門的公職人員和收費部門沒有對公眾遮遮掩掩的權力。如此巨額收費脫離監(jiān)管視線,有關部門還三緘其口,就等于告知公眾及上級有關部門:這其中有腐敗嫌疑。而對如此巨額收費的“去向不明”,審計部門不介入,紀檢監(jiān)察部門不介入,無異于坐視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