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加快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長;特別是對于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綱要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量化指標,即增長7%以上。
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10年時間居民可支配收入將翻番,這被不少學者解讀為中國的“收入倍增計劃”。據(jù)專家分析,居民收入倍增,人均GDP也會同步倍增達到8000美元左右。如果考慮人民幣升值因素,10年后中國人均GDP在全世界的排名能達到80位左右,將由現(xiàn)在的中等收入國家成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關于“國民收入倍增”的討論就沒有間斷,其中日本走過的歷程被反復提及。1960年,日本開始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把經濟發(fā)展目標確定在全民收入增長上,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更傾向于提高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1961年至1970年,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10%,而勞動報酬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0%,實現(xiàn)了經濟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
從中國的國民收入構成來看,由于政府和企業(yè)的收入增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大于居民收入增幅,所以更加準確地說,中國需要的是“居民收入倍增計劃”。
目前,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經降至歷史低點;同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續(xù)下滑,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也低于其他“金磚國家”。如果居民收入增長過慢,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則無從談起,消費這駕馬車也難以對經濟產生應有的拉動力。
再反觀日本的經驗,其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對消費產生了強大的刺激作用。在計劃實施的10多年時間里,日本形成了約1億人口的中產階層。而中產階層背后所蘊藏的正是耐用消費品的巨大市場,日本家庭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普及率由此超過90%。
有機構分析,中國如果成功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將引爆未來內需消費:一是在消費總量上,隨著由勞動生產率提升帶來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有更多的錢來消費,零售業(yè)繁榮,內需消費成為推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二是在消費結構上,食品飲料、衣著服飾等必須消費品占國民收入支出的比重將逐漸降低,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耐用品、豐富居民生活的文化娛樂消費的比重將逐漸提升。
如何使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加快增長“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調節(jié)體系,合理調整國家、企業(yè)、個人分配關系,努力實現(xiàn)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fā)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明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續(xù)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努力扭轉城鄉(xiāng)、區(qū)域、行業(yè)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在“指導思想”部分還提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xié)調拉動轉變。不論是拉動內需、刺激消費,還是帶動需求結構進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收入倍增”都與整個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的大主題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