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網的交流中,國家發(fā)改委就業(yè)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長紀寧說,應該通過8大措施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他表示“我想通過這些綜合措施,能夠縮小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上海證券報》12月8日) 紀寧副司長說的“應該”,當然不像一般人說的“應該”,只是民間建議性質,而是帶有政策方向性,也可能就是透口風,表示調節(jié)分配格局這個已經研究多時的政策議題已經有了進展。很多媒體干脆稱之為“發(fā)改委建議”,也是這個意思。 發(fā)改委建議?向誰建議?當然不是向普通人建議,那只用宣布就夠了,也不是向各政府相關部門建議,因為辦事程序上說,應是相關部門向發(fā)改委建議。發(fā)改委建議,就是向國務院建議了。 調節(jié)收入分配格局作為一個政策議題,在2003年就已經提出,綜合媒體報道,發(fā)改委在2006年初步擬定了收入分配調節(jié)方案,隨后兩年舉行了四次內部征求意見討論會,2009年3月、9月又組織了討論和修訂。今年3月媒體報道“這一次是被退回了,還需要修改”,8月媒體報道部委間尚存概念分歧年內出臺困難,11月媒體報道基本框架已定。現(xiàn)在,公開表示應該采取8大措施,應是框架已定的證明,而方案年內難以出臺,似乎也成定局。 從政策議題提出,到框架基本確定,時間已過7年。正是在這7年間,收入分配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兩會上、媒體上、學術界、民間輿論越來越熱切的論題。7年間,房價已經漲了多少,陷多少人于房奴境地,今年下半年,物價開始波動,又有多少人開始憂心于生計艱難。7年時間,我們聽到有了“基本框架”,終于看到了8大措施,不由人不感慨。 說是8大措施,細看并非方案,只是原則性說法而已。我們當然相信,8大措施終究要體現(xiàn)于方案,但在方案露出水面前,原則性的說法雖然可以說是進展,但也只能說燃起一些希望。呼喚千萬遍,期待整7年,希望即使不說磨去,也應該說等得太久太苦了。 8大措施不在這里詳述,簡要言之,是擴大就業(yè)、報酬與增長同步、調控壟斷行業(yè)工資、促進農民增收、加強稅收調節(jié)、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增加分配透明度。 這8大措施,初看并無新意,涵蓋似乎全面。但細看尚有不足,例如縮小地區(qū)分配差距,基本沒有涉及。有些措施,可能會相互制約,例如擴大就業(yè),與保持報酬增加同步于經濟增長,可能兩相抵消;促進農民增收,如何避免物價迅速上漲;稅收調節(jié),在央地財政收入不合理狀態(tài)下,可能新推多項地方獲益的稅種,是否總體上增加中等收入甚至低收入家庭的稅負,從而抵消了收入的增加部分,都是問題。 加大民生投入和完善社會保障,屬于間接增收辦法,這取決于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與財政分配的選擇。教育投入永遠達不到占GDP4%的指標,已是先鑒;一些地方動輒啟動收費項目,不僅水電氣熱等基本民生物品不斷漲價,甚至市內通行都設卡重重,也是明證,顯示增加公共服務與投入社會保障會面臨困難。 疑問還有很多。在方案出現(xiàn)之前,恐怕人們還很難對收入分配格局調整抱有信心。而且即使見到方案,在政府幾乎只能直接作用于公務員加薪和在最低工資增加上面起到直接影響分配的情況下,如何落實方案,也是問題。 調整收入分配格局7年只能“基本框架已定”,而不能出臺方案,固然可證明問題的復雜性,但尤其可證明阻力的巨大。部委間的差異,壟斷行業(yè)與一般行業(yè)的差異,公務員職業(yè)與普通職業(yè)的差異,稅收負擔與企業(yè)支付能力的差異,整個社會深入到毛細血管的“關系成本”,龐大政府支出中不合理部分的存在,都將對居民收入增加產生影響。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未能被8大措施涉及,也令人對居民增收產生某種猶疑。 雖然未見人下來,但發(fā)改委有8大措施,算是樓梯響了。方案尚未出臺,好歹不是遙遙無期,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