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10 作者:魏文彪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
|
|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司長曹長慶日前表示,要加快制定行政收費法,明確允許設立收費項目的條件。2005年全國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總額達4000多億元,越權立項、無證收費、收費不公示、任意擴大收費范圍、隨意提高收費標準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以當前各地政府部門行政性收費規(guī)模之龐大、行為之混亂,制定行政收費法對行政性收費行為予以規(guī)范確已時不我待。 筆者以為,制定行政收費法起碼應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應當明確依法收費的原則。任何行政性收費都必須有法律依據(jù),即如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所強調(diào)的:“收費項目的設定,應當以法律為依據(jù),沒有法律依據(jù)的,不得通過行政審批立項。”當前設立收費項目的主要途徑依然是行政審批,但是行政審批容易受到行政權力的干擾,容易因為政府及其部門的自利而變得徒具形式上的意義,而立法規(guī)定行政收費只能依法立項,能夠杜絕政府部門巧立名目任意設置收費項目的行徑,減少企業(yè)與公眾的負擔。 制定行政收費法還應破除管理=收費或收費后不管理的怪象。當前的種種亂收費行為無一不是假借“加強管理”的名義,但是一些政府部門在收取費用后卻不進行相關管理,不提供相應服務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有些政府部門收取費用后便對管理對象違反政策乃至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不聞不問,放棄監(jiān)管,使行政性收費異化為“保護費”。 行政收費法必須斬斷行政單位與收費行為之間的利益關連。當前不少政府部門收取的費用并未進入財政,有的即便進入財政也全額或差額返還給收費部門,這就造成一些政府部門熱衷于私設小金庫,行政性收費成為一些政府部門提高職工福利待遇,乃至于一些領導干部奢侈享樂、中飽私囊的資金來源,同時也助長了一些政府部門亂收費的動力。 行政收費法必須明確行政性收費標準的確立程序。行政性收費依法立項后,必須召開聽證會。聽證會必須確保聽證代表的廣泛性,并吸收一定比例的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這樣的中立人士;擬收費單位必須提供可以收費的法律依據(jù),與收費標準的制定依據(jù)與相關材料,回答聽證代表的質(zhì)疑,并且應該允許、配合聽證代表針對相關材料進行調(diào)查;收費標準的最終確立應以聽證會形成的大多數(shù)人意見為依據(jù),杜絕“你聽你的證、我按我的標準收費”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世界各地的雜貨鋪店主都為無法防止店員將收到的貨款部分納入自己的口袋而煩惱,后來在美國有人發(fā)明了現(xiàn)在普遍使用的收銀機,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收銀機能將店里每筆資金的進出記錄下來,因而店員一有舞弊行為便能及時被發(fā)現(xiàn)。如果說政府收取除稅收之外的一些費用尚屬在所難免的話,收費的部門就好像是被國家聘請的收費的“店員”,盡管國家希望這些“店員”能夠依法、合理收費,但是總免不了會有一些“店員”會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因而國家應當像最初發(fā)明收銀機的雜貨店老板一樣,通過嚴密的立法來制約代表國家收費的政府部門的行為,以維護廣大民眾的利益。制定行政收費法,嚴密行政性收費的程序設置,就是通過立法與制度建設制約政府部門的權力,防止它們利用民眾賦予的權力損害民眾利益,就是在設置規(guī)范行政性收費行為的“收銀機”。廣大民眾當然希望這樣的制度“收銀機”越早配置越好,“功能”越健全越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