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披露了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員工向他人出售客戶個人信息,導致銀行客戶資金被盜,造成損失3000多萬元的案例。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島城市民的擔憂,自己的個人信息會否被銀行泄漏。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島城部分銀行也存在倒賣客戶信息的行為,多是員工私下個人行為。這種倒賣行為十分隱蔽,需要熟人關系才行,陌生人根本無法獲取。
反映
銀行貸款信息遭外泄
春節(jié)前,家住嶗山的王先生向某銀行貸款50萬元,節(jié)后貸款到手。但從那開始,王先生就經(jīng)常接到一些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的電話,問他“有資金需求嗎?”王先生很納悶,這些公司怎么知道自己需要錢呢?盡管再三追問,這些小貸款公司死活不告訴他如何了解到信息。王先生猜測,信息很可能是貸款的銀行泄漏的,“我最近幾年只到這家銀行貸款過,別的渠道不可能泄漏。”銀行出售客戶資料的行為,讓很多客戶也無奈。王先生說,自己曾就此事問過銀行,被對方一口否認,想維權又沒有證據(jù)。
無獨有偶,從事外貿生意的孫經(jīng)理在多家銀行開有戶頭,經(jīng)常會接到一些保險公司的電話,讓他奇怪的是,這些保險推銷人員能準確說出他的名字等信息,并有針對性地向他推銷保險。“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到十幾個電話,有好幾家保險公司。”孫經(jīng)理對此很無奈,經(jīng)再三追問,一名推銷人員告知,信息是銀行提供的。
暗訪
想買信息必須是熟人
記者表示想向銀行購買一些客戶資料,小張當即表示不可能,“他們只和關系好的保險公司和中介機構合作,很多銀行員工都知道這樣做冒風險,不敢賣給陌生人。”小張的這種說法得到了印證。
記者昨日來到多家銀行營業(yè)廳,表示是信貸公司的,可否購買一些銀行客戶資料,無一例外遭到了拒絕。“你是剛來的么?哪有你這樣買的啊?”在臺東一家銀行,大廳一名工作人員“好心”提醒記者,“這種事情見不得光,你這樣大張旗鼓進來,誰敢賣給你啊!”該工作人員暗示記者找找熟人,當記者詢問如何走關系及客戶信息價碼時,該員工突然警惕起來,一再表示自己不清楚,剛才只是說著玩的。
調查
客戶信息3元錢一份
經(jīng)記者多方聯(lián)系,曾經(jīng)在銀保合作第三方呼叫中心工作過的小張向記者揭開了這個行業(yè)的內幕。小張透露,保險公司會給每個員工下達任務,每天要給上百個客戶打電話,推銷各種有針對性的理財產(chǎn)品。除了保險公司自己客戶的資料,很多客戶資料都是銀行提供的。
“我們手里不少客戶都是大客戶,存款數(shù)額很多在10萬元以上,征信情況也很好。”他告訴記者,一份客戶資料大約3元錢。“買來的客戶信息,我們還可以偷著再次轉賣。”他說,部分員工平時工作時就注意收集這些客戶信息,然后再將這些信息私下出售,“買家多是各種各樣的咨詢公司和銷售公司。”這些客戶資料會根據(jù)資金實力等條件按檔出售,存款100萬元以上的客戶資料可賣到30元一份,不少人一次就賣出去數(shù)百份,尤其是一些離職員工私自售賣情況更為嚴重。
舉措
各銀行嚴查倒賣行為
島城一家保險公司客戶經(jīng)理告訴記者,很多保險公司和銀行之間存在合作,銀行與保險等金融機構之間存在個人信息和信用記錄交換的渠道。保險公司從銀行獲取“優(yōu)質客戶”信息,再電話推銷保險產(chǎn)品。銀行只需給保險公司提供一份優(yōu)質客戶信息名單,保險公司就在電話后臺推銷不同的保險產(chǎn)品,再根據(jù)實際銷售結果給銀行“分成”。
記者采訪獲悉,我市多數(shù)銀行都對客戶資料與信用記錄外泄的問題采取了防范措施,并出臺了一些內部處罰規(guī)定。“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對銀行的聲譽影響太大了!”島城一家股份制銀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出現(xiàn)違規(guī)行為,板子最終會打到銀行及其負責人頭上。這位負責人也坦承,目前銀行防范個人信息外泄難度確實不小,“銀行內部相當多部門都可以直接獲取客戶個人信用記錄,其中包括辦理貸前調查的客戶經(jīng)理、貸款審查審批人員、貸后檢查人員等。”
該負責人說,這也造成一旦發(fā)生問題,很難確定銀行內部具體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也無法認定具體責任。
[相關鏈接]
銀行“泄密”最高罰50萬元
近日,國務院頒布的《征信業(y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根據(jù)《條例》,非法獲取信息、采集禁止采集的個人信息、未經(jīng)同意采集個人信息、違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因過失泄露信息、逾期不刪除個人不良信息、未按規(guī)定對異議信息進行核查和處理的,征信機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shù)據(jù)庫運行機構將面臨最高50萬元罰款,直接責任人面臨最高10萬元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銀行、保險等征信機構,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采集個人信息應當經(jīng)信息主體本人同意;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第三方向征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并約定用途。
同時,《條例》還首次明確規(guī)定,征信機構禁止采集的個人信息包括:個人收入、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chǎn)、納稅數(shù)額、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等。
[相關新聞]
出售個人信息200多人入獄
近日,公安部再次部署指揮北京、上海、江蘇、廣東、重慶等23個省區(qū)市公安機關開展第三次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集中行動。截至目前,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26名,破獲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案件651起,打掉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實施犯罪的團伙263個,查獲被盜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10億條,破獲綁架、敲詐勒索、暴力追債、電信詐騙、非法調查等犯罪案件上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