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91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精品久久久

        借高收益做誘餌:存款變保險再現(xiàn)
        2012-05-17   作者:金蘋蘋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盡管銀監(jiān)會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yè)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合規(guī)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下稱“銀保90號文”)早已實施,但是部分銀行違規(guī)出售銀保產品的現(xiàn)象卻依然存在。日前,記者接到投資者的投訴,稱其在銀行辦理存款業(yè)務時,被銀行工作人員“忽悠”,誤把保險產品當成銀行理財產品購買,中了“調包計”。

          案例回放:高收益成最好的“誘餌”

          “莫名其妙地在銀行買了保險產品,想想真是后悔。”投資者李阿姨在工商銀行遇到了煩心事。日前,當李阿姨去工商銀行滬上某營業(yè)網(wǎng)點將自己到期的定期存款轉存時,順便咨詢了一下銀行工作人員是否有好的理財產品銷售。
          李阿姨的咨詢換來了工作人員的熱情回應,“他們告訴我有個產品收益很高,5年期的產品,到期的保底收益是5.6%,如果投資情況好的話,收益率可以達到6%甚至更高。還說這個比5年期定期存款合算多了。”
          回到家后,李阿姨還在為自己買到了“高收益理財產品”而高興。但是十幾天后,一個來自保險公司的電話讓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10萬元存款原來已“變身”成一款保險產品。“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確認我購買了他們的產品后,明確告訴我這款產品是沒有保證收益的。之前銀行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向我承諾的5.6%的保底收益,完全是騙人的。”
          更讓李阿姨生氣的是,保險公司打來電話與她溝通時,已經過了購買保險產品的“猶豫期”。這就意味著,她想要進行退保已經不可能了。“這次稀里糊涂地在銀行買了保險產品,我覺得跟銀行工作人員夸大收益的做法脫不了干系。”

          錢沿點評:“忽悠銷售”何時了?

          事實上,李阿姨遇到的事件,正是很多中老年投資者此前經常遭遇的情況。在銀監(jiān)會頒布“銀保90號文”之前,很多年齡偏大的投資者,經常在銀行網(wǎng)點被保險公司駐點銷售的人員“忽悠”,在被誤導的情況下購買了保險產品。
          為了遏制這些不當銷售,銀監(jiān)會在2010年頒布了“銀保90號文”。強調了要加強對銀行代理保險業(yè)務的監(jiān)管,并叫停了保險公司在銀行的駐點銷售。此后,雖然前文中所述的誤導銷售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據(jù)記者了解,個別銀行的工作人員仍在銷售過程中以“夸大收益、回避風險”的方式誤導投資者,將保險產品介紹成儲蓄產品誤導客戶,致使部分投資者購買了原本并不需要或者不愿意購買的產品。
          “探究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取消駐點銷售后,保險公司的產品銷售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保住在銀行渠道的業(yè)績,部分保險代理人只能通過"返傭"的形式給銀行工作人員提成,以幫助其銷售保險。”某業(yè)內人士如此說。
          但其實這種帶有誤導性質的銷售方式也是不被允許的。為了保護投資者的權益,銀監(jiān)會在2011年發(fā)布的《商業(yè)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guī)定,銀行相關人員在進行理財產品銷售時,不能有“誤導性陳述”,也不能“夸大或者片面宣傳理財產品,違規(guī)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與產品風險收益特性不匹配的表述”。

          投資建議:多留心眼 謹防被騙

          因為部分違規(guī)銷售現(xiàn)象暫時無法杜絕,故而投資者在去銀行購買相關產品或者存款時,不妨多留個心眼。
          以李阿姨購買的產品為例,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即使銀行工作人員承諾了所謂的“高收益率”,投資者還是需要自己確認。比如有保底收益或者是屬于固定收益類型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或者合同中都會對有所體現(xiàn),只有看到這些文字,投資者才能相信銀行工作人員的介紹或“承諾”。
          此外,在銀行購買保險產品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除了萬能險之外(有年化2.5%的保底收益),其他的保險品種如分紅險和投連險等品種,都是不承諾保底收益的。因此根據(jù)這一特性,投資者也可以分辨出銀行工作人員是否在“忽悠”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中國銀行支行行長挪用1千萬存款 2012-05-15
        · 中行一行長卷走儲戶千萬存款跑路 2012-05-15
        · 存款變理財 建行儲戶資金縮水3成 2012-05-15
        · 央行再“微調” 年內二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2012-05-13
        · 華生: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利好下周A股走勢 2012-05-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