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主打高收益的外資銀行理財產品,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fā)現,已有外資銀行暫停發(fā)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發(fā)行數量卻相應大幅增加,如匯豐、東亞等銀行,今年發(fā)行的理財產品均屬后者,且產品預期收益率、投資門檻等大幅下降。
一再發(fā)生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巨虧導致投資者找上門討說法,外資銀行財富管理的口碑降至谷底,而產品設計復雜、QDII產品市場需求萎縮等原因,迫使外資銀行不得不進行產品設計轉型。
保本型產品數量激增
僅匯豐銀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今年以來就發(fā)行了24只保本型理財產品,而部分外資銀行非保本型產品已經處于停發(fā)狀態(tài)。
公開資料顯示,從3月9日~16日,匯豐銀行共發(fā)行了8款保本型理財產品,均為結構性投資產品,其中歐元、澳元、港幣、美元產品各1款,投資期限為3個月;人民幣產品4款,投資期限從3個月至2年。
據匯豐銀行網站資料,4款外幣產品和一款人民幣產品皆掛鉤倫敦黃金早盤定盤價兼美元兌加元匯率,另外三款人民幣產品則分別掛鉤三只食品行業(yè)股票、亞洲金融類股票和亞太地區(qū)指數。
而東亞銀行官方網站資料顯示,從去年5月30日以來,該行發(fā)行的25款人民幣理財產品,全部為保本型,其中,今年1月份至今發(fā)行的數量則達到了10款,投資期限均為五年。
此外,近期深陷理財產品巨虧詬病的渣打銀行,從3月1日開始,也發(fā)行了6款3月期人民幣保本型理財產品。
匯豐銀行承諾,除掛鉤亞太地區(qū)指數的產品到期最低返還95%本金以外,其余7款產品到期后將返還100%本金。東亞銀行則表示,在該行或代客境外理財產品的境外發(fā)行人未發(fā)生信用風險時,保證在到期日向投資者支付不低于100%的本金。
在保本型理財產品發(fā)行數量激增的同時,非保本型產品發(fā)行數量正在逐漸減少。東亞銀行網站資料顯示,該行自去年5月底以來,已經停發(fā)非保本型產品,目前在發(fā)行的產品基本都是保本型產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背后仍然隱藏著風險,并非絕對保本。
東亞銀行就表示,其代客境外理財若境外發(fā)行人違約或發(fā)生匯率變動,投資者可能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本金。“任何預計收益、預期收益、測算收益或類似表述均屬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用語,不代表投資者可能獲得的實際收益,亦不構成本行對相關理財產品的任何收益承諾。”東亞銀行稱,如投資者提前贖回,除了喪失理財收益外,投資本金也可能蒙受損失。
而匯豐銀行的“匯萃亞洲 -
兩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產品說明則明確規(guī)定,到期本金最低償還金額為原始投資資金的95%,投資收益則取決于掛鉤標的物的市場表現。
產品設計大調整
本報記者發(fā)現,在保本型理財產品發(fā)行數量增加的同時,外資銀行也開始對產品收益率、投資方向進行“修正”。從多數外資銀行近期發(fā)行的理財產品來看,均將預期收益率限定在10%以內。
以渣打銀行為例,其掛鉤3月期美元存款利率的產品,最低收益率為4.32%,最高為5.05%;而匯豐銀行8款產品中,最低收益率為0.13%,最高僅為1.39%;東亞銀行則未對預期收益進行說明。
與此同時,外資銀行的產品投資方向也發(fā)生顯著變化,除匯豐銀行今年發(fā)行的8款產品全部為結構性理財產品外,東亞銀行、渣打銀行等多家銀行今年無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發(fā)行。
外資銀行在理財產品和服務方面的“高端”、“專業(yè)”光環(huán)逐漸隱去,不少以高凈值買入的客戶抱怨在購買了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后,由“富人”一夜之間變成了“負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包括匯豐、渣打等在內的多家外資銀行卻一改只服務高端客戶的姿態(tài),將財富管理業(yè)務的最低門檻由50萬元降至10萬元以內。如渣打銀行,其今年發(fā)行的六款保本型理財產品,投資門檻最低的已經降至5萬元人民幣,最高也不過10萬元人民幣。
不過,外資銀行一向青睞發(fā)行長期產品的情況目前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目前多家外資行仍在發(fā)行一年期以上的長期產品,東亞銀行的“牛熊雙盈20”、花旗的“掛鉤MSCI臺灣指數澳元票據”,期限均長達五年。而渣打銀行、匯豐銀行今年發(fā)行的保本理財產品,多為三月期短期產品。
困境倒逼轉型
雖然并非理財產品的主力軍,但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一向以高收益著稱,如星展銀行此前發(fā)行的一款掛鉤H股的一年期人民幣結構性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高達32%。但高收益未必都能變成現實,更倒霉的是投資者巨額虧損事件卻一再發(fā)生,甚至有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成為“財富絞肉機”。
2007年8月份,北京的一名投資者在香港某外資行開設了一個私人銀行賬戶,隨后把在其他銀行的資金陸續(xù)轉入到該銀行,但是短短幾個月之后,她賬戶上的8000多萬元資金卻化為烏有,而且還倒欠銀行9000多萬元。雖然該事件發(fā)生在香港,但對銀行還是產生了一定影響。
今年“3·15”前后,另有一家外資行被曝光:投資者購買的該行理財產品,不但預期收益未能實現,反而將15萬本金虧得只剩7000元的理財產品漏洞。而在此前的2008年,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后巨虧的往事同樣在其他銀行身上出現過。此外,還有多家外資銀行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正是因為上述類似事件,外資銀行財富管理能力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外資銀行理財產品不得不進行轉型。
與此同時,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和投資方向,也制約了其拓展市場空間。普益財富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1年外資銀行在銀行理財產品中的占比為4.41%,較2010年的6.71%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主打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和QDII產品市場需求萎縮,而且部分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復雜,這些都增加了產品發(fā)行的難度,導致外資銀行紛紛調整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