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石投資市場目前情況如何?市民要收藏玉石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日前,在廣州金秋古玩嘉年華文津杯第四屆廣東斗玉大賽上,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玉器顧問古方。
玉石收藏國內外實行統(tǒng)一標準
羊城晚報:本次廣東市民斗玉大賽,給您印象較為深刻的藏品有哪些?
古方:古玉組的漢代玉耳杯(冠軍)給我印象就很深刻。這是漢代的作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00多年,品相還能保存得如此之好,實屬罕見。而且,這是一件玉容器,你知道,玉容器到目前來說,發(fā)現(xiàn)量是很少的。所以,這樣的一件漢代玉耳杯,能出現(xiàn)在私人收藏的手里,特別不容易。新玉組的提梁玉壺(冠軍)也讓人印象較深。這是一件完全符合現(xiàn)代玉收藏原則的作品,現(xiàn)代玉收藏原則就是雕工好、原料好、大師造。就寶石類收藏而言,國內和國外是實行統(tǒng)一標準的,概括成四個字,就是“水、種、色、工”。“水”是透明度,“種”是純凈度,“色”是綠的類別,“工”是設計和工藝水平。而這件作品就這四個方面而言,都是上品,所以,這件玉器體現(xiàn)了收藏的標準,價格也不錯。以后要收藏這一類,就以這個做標準就行了。
玉料消耗過快是當前主要問題
羊城晚報:您對目前中國玉石市場有何看法?
古方:我認為目前中國玉石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制玉工藝對玉料消耗過快的問題。據(jù)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在有不下1萬個玉石作坊,其中不少是不分晝夜地無節(jié)制、無序、無規(guī)劃地進行玉石加工。照目前這種消耗速度,5年以后,籽料很有可能會被消耗光,到時,整個玉石界將會陷入“無米之炊”的境地。就算是有,那也是囤積后的籽料,也是價格大大提升后的籽料,隨便一雕琢,就雕下一大筆錢,誰還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所以,我提倡,我們的玉石工藝大師們應該起帶頭作用,使用一般玉料,如和田玉中的青玉和碧玉等來進行創(chuàng)作。加大設計含金量,增加玉的文化內涵,從而化腐朽為神奇,淡化玉料在整件藝術品中的價值比重。這樣子起帶頭作用之后,玉石設計和創(chuàng)作水平在玉石價值中的比重會慢慢增加,從而逐漸改變市場中對玉料的過度關注和消耗。
羊城晚報:那您認為用什么方法可以促進這種方向的轉變呢?
古方:對這種方向的轉變進行把握要有前瞻性。但是,不應該強制性地要求和規(guī)定,因為玉石有自己純粹的市場行為,原料是其“看不見的手”。當籽料面臨枯竭,玉石市場面臨走到頭的危險時,我相信全國有那么多作坊,有那么多人靠這個吃飯,自然會“船到橋頭自然直”,自然會接受并實行“用普通料做精品”的這個理念。作為研究者,我們要有前瞻性,但是未來怎么走,還是市場規(guī)律說了算。
現(xiàn)在玉石估價正常
羊城晚報:您認為中國當今玉石市場對玉的估價如何?
古方:屬于正常估價,特別是與當代書畫相比。當代書畫,特別是仍在世的當代書畫家的書畫,估價多有泡沫,但玉不會。因為玉的原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稀少,這只無情的手無時無刻不在調控玉石市場,因此,玉石市場相對健康,混亂的機會少。你看翡翠和和田玉,自1990年以來就沒有降過價。
玉石潛力在于內涵
羊城晚報:對一般民眾收藏玉制品有什么建議?
古方:收藏分為兩類。如果僅僅是為了佩戴,那買什么都行。而如果要收藏的話,從符合現(xiàn)代玉收藏原則來看(雕工好、原料好、大師造),是有相當難度的,但只有這樣的收藏品,升值空間才足夠大。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要收藏古玉,最好要多學習,會鑒定或找權威的機構幫助認證。不論古玉還是新玉,都要求收藏者有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玉石收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你要多學習玉石知識,并且定好長遠計劃,計劃每年投入多少資金,主要投入到哪一類的收藏中等等。要持之以恒、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收藏。可以說,未來的收藏方向是逐漸降低對價格的考慮,轉而逐漸重視文化內涵,事實上,當一件玉石有了內涵,還用得著擔心它的價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