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人體蔣碧薇女士》贗品事件讓收藏界波瀾四起,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書畫板塊天價頻出,作為市場最大的熱門品種,贗品比例也最高。由于書畫的特殊性,其投資風險遠遠大于其他品種,所以,在進行書畫收藏和投資前,必須先做好避險工作。
近日收藏專家呂立新(微博)在《百家講壇》開講的《寫實徐悲鴻》節(jié)目中談到,近年拍場上的5000件徐悲鴻作品,僅5%是真跡。換言之,只有25件是真跡,其他都是贗品。在“贗品占八成”的書畫拍賣市場,即便是老玩家,有時也很難保證不失手。
書畫收藏是高門檻收藏,把書畫簡單地當股票和基金之類的來炒,是膚淺和錯誤的。這兩年,一些人看到書畫行情快速飆升,天價不斷,受到誘惑,覺得
買幅畫既高雅又能升值,于是紛紛進入這個市場,企圖分一杯羹。但書畫絕不是類似于股票、基金之類的普通投資對象,沒有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和專業(yè)的鑒別眼光,買
來的往往是三流的贗品,蘊含著很大的風險。
普通收藏者主要應從哪些方面去鑒別書畫呢?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第一,書畫家的藝術風格。一個書畫家長年累月所形成的筆法習慣,無論其作品題材如何變化,總能看到他的筆法軌跡和風格特征。
第二,書畫的時代風格。書畫作為文化藝術,既有其自身的積累和師承,也有自己發(fā)展的歷史,同時也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物質條件及生活習俗的影響和制約。
第三,書畫的落款和印章。書畫作偽者常利用無款字畫或殘破字畫,在落款和印章上做手腳,有的偽造簽名,有的偽造印章。
第四,畫紙畫絹。書畫所用的紙和絹,因朝代不同也有所不同。宋、元所織的絹,無論精細、色度都有差別;一些朝代的造紙用料也有不同,如隋唐五代都用麻造紙,北宋時期用樹皮造紙。
第五,畫面表現(xiàn)的內容。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標準不同,如在人物畫法上,唐代仕女多體態(tài)豐腴,而明清仕女多弱柳扶風、典雅清秀等。
書畫收藏者除了要具備鑒別書畫的基本知識外,還應棄熱求冷,遵循“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的原則。
首先,書畫收藏需要投資者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道理很簡單:現(xiàn)在越是熱門的,贗品往往就越風行,比如你不是研究齊白
石的專家,還不如去選擇二、三線名家大師的作品去收藏,李苦禪、吳作人等,他們也是大師,而且目前價位、行情還不是很高,收藏風險相對較小。不要眼睛老盯
著齊白石、徐悲鴻這些超級大熱門,何況那也是精品難求。對書畫收藏了解不深的新人,棄熱求冷,收藏非熱門畫家作品,追求中長期回報,是更好的避險選擇。
其次,一定要遵循“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的原則。一件齊白石的畫只要是真跡,多花了幾百萬沒有什么,將來畫還會升值的。但買張假畫,就分文不值,錢就打了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