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后首個交易日,詢價系統(tǒng)人民幣兌美元單日暴漲373基點,終結了節(jié)前人民幣即期匯價連續(xù)跌停的怪象。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深化與美元走強,貨幣當局與海外市場力量之間對人民幣升值前景的博弈,加劇了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不過,人民幣波動的主導權依然掌握在貨幣當局手中,未來人民幣將繼續(xù)堅持“主動、可控、漸進”的匯改路徑,年內的剩余時間內,人民幣對美元將保持漸進升值態(tài)勢。
節(jié)前急跌禍起海外
9月末尾,人民幣市場價與中間價鬧起了“內訌”。數據顯示,自9月26日起的五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三創(chuàng)新高,連續(xù)突破6.37、6.36兩道關口;即期匯價卻在28日至30日連續(xù)三日觸及上下波幅不超過中間價0.5%的跌停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即期匯價與中間價走勢背離的背后,美元轉強是關鍵。8月底以來,美元一改頹勢,對其他主要貨幣連續(xù)大幅升值。一方面,全球經濟二次衰退之憂籠罩市場,美元成為炙手可熱的避險產品。另一方面,美聯儲宣布扭曲操作方案,打消了市場對增量美元供應的顧慮,堅定了市場對美元轉強的判斷。一時間買入美元成為主流,非美貨幣遭遇普跌,人民幣兌美元短暫走貶其實也并不奇怪。
此時,節(jié)日因素、市場套利行為與海外唱空中國論一起,則成為市場上人民幣快速走貶的推手。由于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加上美歐經濟惡化或拖累中國出口,近期海外唱空中國經濟的論調甚囂塵上,一向看多人民幣的海外機構搖身一變成了做空人民幣的主力。9月下旬以來,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市場連續(xù)出現人民幣貶值預期。與此同時,境內市場盡管同樣受到避險情緒影響,但在中間價牽引下,即期匯價并未充分反映海外預期,境內美元遠比境外價格低。這一套利空間的存在,吸引投資者在境內市場大量購入美元,從而加大了境內人民幣的走貶壓力。此外,10月初適逢國慶長假,節(jié)日備付亦導致短期美元購匯需求大量增加。
而與此同時,人民幣官方匯率卻依然表現強勢,9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創(chuàng)下6.3549的匯改以來新高。上述背景下,人民幣即期匯價連續(xù)跌停亦在所難免。分析人士指出,在“做空論”當道之際,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會導致資本加速外逃,央行維持中間價強勢則向市場釋放出主動調控信號,有利于熨平國際資本流動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沖擊。
單日反轉呼應升值主旋律
節(jié)后首個交易日(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3586,較上一交易日(6.3549)下行37個基點。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央行并未因某些外部壓力加快升值速度,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將繼續(xù)堅持匯改確定的“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
招商銀行外匯分析師劉東亮預計,人民幣在年內的剩余時間內將對美元保持漸進升值勢頭,年底可能落在6.25-6.30區(qū)間。
而值得注意的是,10日詢價系統(tǒng)人民幣兌美元高開高走,盤中最高至6.3453,創(chuàng)出即期市場歷史新高,收盤暴漲373基點至6.3486,創(chuàng)匯改重啟已來最大單日升幅,一舉反超中間價。有外匯交易員分析,人民幣即期匯價暴漲是市場對近期央行強勢表態(tài)的反應。
劉東亮表示,人民幣波動的主導權依然掌握在中國貨幣當局手中,離岸市場人民幣價格或許會在心理上向境內傳導貶值預期,但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實質性影響。如果央行保持強硬姿態(tài),即期匯價終將與中間價重新靠攏。事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