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微博上關于藝術品投資最熱門的一個討論,就是關于今年天價成交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o
篆書四言聯(lián)》真?zhèn)螁栴}。特別是隨著微博上的著名藝術評論人“阿特姐姐”微博對此進行解讀,更是讓人重新關注這幅作品。近年來拍賣市場上天價頻頻出現(xiàn),但是其背后所涌動的“暗流”卻只有業(yè)內人士才關注到。幾乎與此同時,北京九歌春拍中以7280萬元成交的《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被指認是美院孩子的習作。一石激起千層浪,對于投資者來說,已經(jīng)不能僅僅再靠看拍賣成交情況,來分析藝術品市場走勢。
天價只是浮云?
此次引發(fā)《松柏高立圖o
篆書四言聯(lián)》真假的起因,是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劉涌在其微博上貼出了1958年出版的《中國畫》中所載的齊白石同名原作,與此次拍賣的《松柏高立圖o
篆書四言聯(lián)》進行比對。這條微博被“阿特姐姐”進行了轉載,并進行了評點。“阿特姐姐”是新浪微博上一位神秘的博主,因其常常對藝術拍場爆料,她的微博成為藝術圈內很多人士討論的對象,此次對于《松柏高立圖o
篆書四言聯(lián)》發(fā)難無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其實,近期引發(fā)藝術品拍賣市場關注的何止是這件《松柏高立圖o
篆書四言聯(lián)》呢?2010年6月,北京九歌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功拍出了名為《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前天,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修班第一屆的10位同學聯(lián)名發(fā)出一封公開信,聲稱,這幅“徐悲鴻油畫”,其實只是1983年這些中央美院孩子的習作。一幅完全不相干的畫竟然被指鹿為馬說成徐悲鴻畫的,特別是還有徐悲鴻長子徐伯陽所寫“真跡證明”,以及他與這幅畫的合影,無疑更加令人唏噓。
從中拍協(xié)發(fā)布的《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0年度內,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落槌價款總額為354.43億元,實收傭金為28.98億元(含部分往年拖欠在本年到位的拍品傭金)。近年來,行業(yè)傭金實收率和買賣雙方傭金收取比例趨于下降,這主要是由于買受人拖欠貨款或根本性違約、拍賣企業(yè)傭金競爭以及虛假成交等問題越來越明顯。在此次統(tǒng)計的408件上千萬元成交拍品中,截至到填報日(2011.4.31),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結算,其余171件均未完全結算,比例高達41.91%,拖欠貨款的拍品成交額達55.55億元。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yè)的整體經(jīng)營情況并沒有市場想象的那樣火爆。
風險“暗流”涌動
除了交割問題之外,目前另外一個困擾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就是藝術品金融化愈演愈烈。特別是一些機構利用藝術品進行抵押之后,再次投入藝術品市場,這種“杠桿”式的投資方法,無疑放大了藝術品市場的風險。
近日有媒體透露,去年6月在北京保利春拍創(chuàng)下4.368億元人民幣天價紀錄的黃庭堅的《砥柱銘》,其買家是先拍下然后再向信托公司融資付款的。這位神秘買家的浮現(xiàn)是由于吉林信托發(fā)行名為“雅盈堂藝術品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兩年期產(chǎn)品,以《砥柱銘》作為質押物,募集4.5億元。
《砥柱銘》的拍賣日期是2010年6月3日,而這款信托產(chǎn)品的成立日期是9月30日。根據(jù)時下藝術品拍賣業(yè)的“行規(guī)”,在拍下大宗藝術品后仍有幾個月的付款期,并可以分多次付款。據(jù)分析,雅盈堂的操作模式是,先拍下《砥柱銘》,再將其拿到信托公司做融資抵押,募得資金后將款項付給拍賣行或再次競買其他藝術品。以《砥柱銘》作為質押物的信托合同規(guī)定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此筆信托資金用于支付2010年春拍、秋拍藝術品的部分款項,分別支付給保利國際拍賣公司。
然而,由于目前我國藝術品市場的誠信機制尚有很大疏漏,作為融資抵押物的藝術品估值存在很大的隱患。金融機構若不是對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溝溝坎坎都了如指掌,而以其他經(jīng)濟領域的老經(jīng)驗來操作,其中的風險無疑是非常大的。在“海上舊夢o海派書畫收藏與投資”藝術論壇上,上海崇源拍賣總裁季崇建(微博)表示,這個操作方法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你怎么知道《砥柱銘》以后肯定會增值呢?而且這個信托產(chǎn)品的期限只有兩年,只有人民幣要印成1萬塊票面的才會增值。
警惕“最后一棒”
在今年京城的春拍中,一家拍賣行推出包括吳冠中上世紀70年代創(chuàng)作的五米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劉小東的《射擊》等一大批曾經(jīng)在拍賣市場上叱咤風云的拍品。而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這些藏品中的一些是屬于一家藝術品基金公司的,在經(jīng)歷了近期的藝術品市場大幅上漲之后,一些藝術品基金已經(jīng)開始考慮出貨來鎖定收益了。
目前藝術品基金以及理財產(chǎn)品的期限大都是兩年至三年,而藝術品本身的特性又是長期投資,短線過于操作頻繁也會引起市場的波動,這就使得許多藝術品基金和理財產(chǎn)品在募集之前就已經(jīng)訂好了投資對象,等到資金募集齊了,其主要的任務就是銷售這個藝術品,由于這些基金和理財產(chǎn)品大都屬于私募性質,無需公開投資組合,這就會導致內幕交易、關聯(lián)交易的發(fā)生。
反映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就是被市場詬病的“假拍”現(xiàn)象。在演繹多年的“假拍”大戲中,唯一可能吃虧的是不諳行情的跟風者。他們多由股市轉戰(zhàn)而來,對藝術市場陷阱知之甚少。糟糕的是,在藝術品拍賣行業(yè)內,還沒有建立及時公布經(jīng)營情況及數(shù)據(jù)的制度,相關的監(jiān)督機制也并不健全,跟風者很容易成為任操盤者宰割的“魚肉”。由于目前獲得拍賣數(shù)據(jù)的方法非常簡單,特別是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使得查詢拍賣價格幾乎只需要動一動手指頭,因此也讓“假拍”的危害大大增加。
對于投資者來說,只有整合了專家資源和渠道資源,把專家的主觀意見變成有社會共識的客觀標準,把個人的商業(yè)判斷變成科學的流程控制,在強調流動性的同時保障了資金安全,分享藝術品投資的樂趣和收益,才能開拓出藝術品市場嶄新的局面,避免成為藝術品市場上的“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