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理財產品持續(xù)火熱,這種情況不但是個人投資者對理財的青睞,更有上市公司的加入。
上周五,雙匯發(fā)展、皖新傳媒、華映科技同時發(fā)布“使用自有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涉及資金超過10億元。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遠不止上述3家。相關資料顯示,此前已經有數十家上市公司在今年發(fā)布了類似公告。“不差錢”的上市公司為何對理財產品也青睞有加?
上市公司“愛”上理財產品
據上市公司發(fā)布的最新公告,雙匯發(fā)展獨資子公司南寧雙匯擬使用不超過4億元購買農行短期理財產品;皖新傳媒過去12個月內已連續(xù)5次購買各類理財產品,包括銀行理財和信托理財,耗資3.7億元;華映科技則擬利用循環(huán)累計不超過3億元的閑置資金進行低風險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
此前,已有海螺水泥、士蘭微等多家上市公司發(fā)布公告,稱用相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其中,海螺水泥成為今年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出手最闊綽的上市公司,用6月中旬海螺水泥發(fā)布的公告稱,董事會決議同意,公司將總金額為40億元的經營資金用于理財。而士蘭微是購買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該公司11次購買理財產品,累計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2億元。
據了解,上市公司發(fā)布公告購買理財產品始于2008年,此前,上市公司更熱衷于炒股、買基金。2008年,4家上市公司發(fā)布此類公告,2009年有5家,2010年突然增加到了18家。今年以來,這一情況更加明顯,相關資料顯示,超過55家的上市公司在今年發(fā)布了類似公告。
熱衷理財產品疑有三原因
不差錢的上市公司為何也加入購買理財產品的大軍?
業(yè)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也熱衷購買理財產品,可能有3個原因。
第一種看法:IPO重啟以來,新上市公司超募總金額近4800億元,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超過同期存款利率,資金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顯然比閑置在活期賬戶更劃算。
第二種看法:有的上市公司對目前經濟活動的判斷趨向悲觀,于是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以
時規(guī)避當前行業(yè)投資風暫險。
第三種看法認為,上市公司此舉是在給關聯銀行捧場。一個例子是,6月23日,兆馳股份發(fā)布的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顯示,在其已購買的10份理財產品中,8份來自中國建設銀行,其中4份來自建行南昌分行。而兆馳股份在同日發(fā)布的另一份公告則顯示其調整了募集資金專戶,將中國銀行深圳上步支行的賬戶銷戶,募集資金轉入中國建設銀行南昌火車站支行。分析人士認為,該公司對自己的第三方監(jiān)管銀行相當“捧場”。
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最終目的是想獲得更多的回報。
個人購買空間遭擠壓
上市公司進入理財產品市場,壓縮了個人投資者的購買空間。因為絕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募集均有上限,上市公司進入理財產品的資金動輒上億,遠遠超過個人的資金。
比如農行“金鑰匙·本利豐”系列產品,同時針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發(fā)售,募集上限從3億元到60億元不等,而雙匯發(fā)展用于購買的資金高達4億元。
另外,業(yè)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的加入,也導致了高收益理財產品的門檻被大幅提高。
資料顯示,8月上旬僅針對VIP客戶就有122款產品發(fā)行,此外有32款針對普通個人的產品資金門檻提升至100萬元以上。整個8月上旬,資金門檻在100萬元以上的理財產品發(fā)行數量在總發(fā)行數中占比高達18%。
比如光大銀行8月份以來發(fā)行的一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百萬元認購門檻的占比超過四成。此外,一般銀行高端產品門檻平均水平在200萬元左右,光大的平均水平已漲至上千萬元,近期發(fā)售了兩款“T計劃”短期產品,認購門檻均超過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