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古籍善本成了拍賣會上的常客,且成交價越來越高。前不久,嘉德的古籍善本專場中,一部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以900萬元起拍后便遭遇瘋搶,最終一位電話委托的買家以4830萬元人民幣將其收入囊中,成為最貴古籍。最近兩年來,南京的古籍善本拍賣也是風(fēng)生水起。
前不久,在中國嘉德2011春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中,一部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以900萬元起拍后便遭遇瘋搶,在經(jīng)過了近70輪激烈叫價之后,最終一位電話委托的買家以4830萬元人民幣拿下。與書畫相比,這個價格并不拔尖,但對于古籍善本而言,這個價位是十分驚人的。據(jù)報道,這部元抄本距今已有超過700年的歷史,歷代盛傳為元代書法大家趙孟頫手書。此外,此書還曾被明清兩代多位大收藏家收藏。
江蘇省拍賣總行的相關(guān)專家表示,一直以來,不少古籍善本的價格都僅在幾百幾千,不同于書畫的是,書畫更注重藝術(shù)價值、美學(xué)價值,而古籍善本則更多呈現(xiàn)其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當(dāng)然,孰重孰輕并沒有標(biāo)準(zhǔn),只是收藏者的喜好。
專家稱,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書籍可稱為古籍;1911年至1949年的稱為解放前舊書。實際上,在收藏的眾多門類中,古籍善本一直很小眾,如果沒有一定古文、歷史功底,有些東西根本看不懂,懂都不懂,何談收藏?
“最近幾年多了一些年輕人。”上述專家告訴記者:“以往基本都是上了年紀(jì)的老先生,但現(xiàn)在古籍善本也多了一點金融屬性,一些投資者開始關(guān)注了。”之所以如此,專家表示,藝術(shù)品市場價格瘋長,說明有大量資金尋找投資方向,但書畫、瓷雜玉器畢竟市場有限,資金還要尋求其他新的品種,古籍善本的價格此前一直比較平穩(wěn),最近一年多時間突飛猛進。
記者從江蘇省拍賣總行了解到,在本月10日將舉行的這場古籍善本拍賣中包括一件太平天國時期的《翼王太平歌》和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十五上、九十七兩冊。后者起拍價達80萬元,相當(dāng)于一頁一萬元。“宋刻本現(xiàn)在在均價差不多就是萬元一頁,但十年前,一頁宋元刻本在千元左右,幾乎漲了十倍。”上述專家表示,目前市面上多見的是明清刻本,而宋刻本由于年代久遠因此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