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中央六套重播了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我打開電視時正看到徐靜蕾在銀泰中心里揮金如土,鏡頭快速切換,每一個鏡頭里她都是全新的形象。這一招不新鮮,在珍妮弗·安妮斯頓的最新電影《Just
Go With It》里,安妮斯頓被他的老板帶到商場改變形象,整個一小段故事都發(fā)生在精品店里,當然Jim-my
Choo為了讓男女主角在電影里說出他們的全名,應該花了不少錢。
購物中心作為時尚電影電視里最常見的場景出現,足以說明它在當下城市人群的生活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現代化的購物中要滿足的不僅僅是“購物”這個功能,通常還要集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興建大型的購物中心當做城市地標,吸引國際精品進駐,不僅僅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的所作所為。中國銷售額最高的百貨公司,不在上述城市,而是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購物中心對這類城市品質的提升效應,遠遠高過人們的想象。
購物中心的鼻祖是歐洲中世紀早期的露天集市,但真正的百貨商店誕生還是得益于19世紀的工業(yè)革命,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及方式因為電車的發(fā)明發(fā)生了顯著改變。百貨商店也是在此時出現,但是由于缺乏管理讓城市顯得臟亂不堪,人們?yōu)榱穗x開城市的混亂第一次去郊區(qū)尋找生活,電車讓他們能夠自由地從郊區(qū)回到商業(yè)區(qū)。如今的購物中心通常也是如此,加拿大籍作家簡?雅各布斯在自己的書中以美國各大城市為藍本,細致地描寫了現代城市的功能分區(qū)的必要性,“一個有效的街區(qū)要突出一些地域的功能性身份,這些地方應該大到足夠作為地區(qū)來運行。”
目前為止各個國家的購物中心都建立在城市交通最為便捷,商區(qū)最發(fā)達的地區(qū),香港的銅鑼灣、北京的國貿、上海的南京西路,這些地區(qū)的購物中心都是各自城市里最熱鬧和活躍的地區(qū),一旦交通不便,這些形式各樣的購物場所就很容易萎靡不振。
互動百科對于現代購物中心的定義里有一條硬件要求是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車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今天習慣的購物中心不是歐洲人的發(fā)明,而是美國人的創(chuàng)造。早在1916年,美國芝加哥的建筑師亞瑟?奧爾迪在伊利諾伊州佛瑞斯特湖一帶,勸說當地富裕的居民成立了“佛瑞斯特湖發(fā)展信托基金”,用于建造一個名為市集廣場的商業(yè)綜合體,包括28間商店、30套公寓、酒吧、人造景觀。而值得讓它被人記住的一點是,這個后來建成的購物場所,應該是第一次將汽車作為重要因素在規(guī)劃時被考慮。因為當地居民相對來說比較富裕,美國人當時又沒有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困擾,買一輛汽車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困難的事兒。
如今我們常常以為吸引人們進入購物中心的是品牌效應,但在美國最著名的流水別墅興建者E.J.考夫曼看來,把購物者拉進商店的主要原因不是商店貨品有多么豐富,有時純粹是商店建筑本身。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德國,看到了設計師埃里克?門德爾松在19世紀20年代末為肖肯公司以及其他猶太人設計的百貨商店,這些商店擁有全新的形象:帶形窗,巨大的標記字母、時髦的商店入口,這些美麗漂亮的外部形象,讓考夫曼決心學習一番。
在此之前,考夫曼很早就在匹茲堡建立了自己家族的百貨公司和商店,是匹茲堡一位富裕的商人。從德國回來后的1927年,他決定花力氣重新裝修自家商店的首層,他們給店里裝上了世界新標準的電梯、白熾燈以及空調,商店還特別在1930年舉行了盛大的重新開張儀式,重新裝修之后的店面被當時美國的《harper's
bazzar》稱為美國最漂亮的商店,銷售業(yè)績也能佐證考夫曼本人的判斷,盡管經歷了大蕭條時的衰落,但到1940年時,他的百貨公司銷售額達到了2700萬美元,商店一共銷售著10萬種商品,每個星期六能接待10000名顧客——這對于一個小型城市來說,數量已經大得驚人了。
但考夫曼在全美國的名望并不是憑借百貨商場所樹立的,掌管考夫曼百貨公司的42年只不過讓他成為當地市民心中的精英商人。我們今天看上去像是對考夫曼所處時代的復制,1890年到1930年的美國,商人經驗和商人文化成為社會的主流,百貨公司構成大眾文化的主流,很多商人通過百貨公司的宣傳攻勢樹立了個人權威。這樣的現象同樣發(fā)生在今天的中國:依靠成熟的公關團隊打造百貨商場形象,在時尚雜志上投放廣告,為了和世界潮流接軌,幾乎每個商場同樣都在全世界范圍購買最新的產品,然后把自己的櫥窗布置得閃閃惹人愛;人們熱衷于涌進商場里購物,不僅僅是購物這么簡單,擁擠的沒有藝術品位和公共空間的商場逐漸被擁有更高消費層次的人拋棄,購物中心成為市民最常出現的購物場所。一座又一座大型購物中心在各個城市落地開花,絕不是簡單的政府招商引資的結果,同樣也在和今天的主流商業(yè)文化暗暗呼應。
地標式購物中心
新光天地
北京新光天地自開業(yè)以來一直占據北京購物新地標的角色,是中國目前單體面積最大的百貨公司,提倡和國際的零時差購物。目前有近100家頂級品牌已經進駐了新光天地,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因為沒有合適的商鋪位置在門外徘徊。新光對國際精品區(qū)域的國際品牌格外看重,但要求也同樣嚴苛,如果業(yè)績慘淡或者沒有達到百貨提出的要求,那店鋪就面臨撤出或者是搬遷的危險。有調查顯示,在目前中國上百家大型百貨公司中,新光天地的銷售額排名全國第二,第一則是杭州大廈。
Harrods
Harrods是倫敦最具標志性的百貨公司,前身是工業(yè)革命時期的一家雜貨鋪。1849年為了避開骯臟的城市到了今天的店鋪位置,后來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目前全球最有名望的高級購物中心之一。因為英國王妃戴安娜情人法耶茲的父親曾經是Harrods百貨的擁有者,更加被人所熟知。如今在Harrods的地下一層,還設有兩人的紀念堂,接受游客的參觀。Harrods最被大家佩服的地方在于你能在這兒買到其他商場買不到的東西,比如鑲嵌了鉆石達100萬英鎊的鞋子,還有杜莎夫人蠟像館制作的價值25萬英鎊你自己的蠟像。早期Harrods的一句名言或許能概括這家百貨如今的態(tài)度,“提供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任何所需”。
老佛爺百貨
不夸張地說,這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海外購物中心。由于豪華如宮殿一般的裝修被國內各大旅行社列為到巴黎必去的旅游景點之一。由于大量中國游客的造訪,老佛爺百貨如今已經雇傭了不少在法華人員工,LV店前排起的長隊全是中國消費者,每本護照限買兩個包。老佛爺對中國客人的尊重也遠遠超過了其他歐洲的百貨公司,十多年來每年都慶祝中國的傳統(tǒng)春節(jié),并設有中國部。在這里買名牌最合適的時機是每年兩次的打折季,最高會有50%的折扣,不過這些折扣在財大氣粗的中國消費者眼中,幾乎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