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商品下跌并不意味著其金融避險屬性開始降低,而只是美元和商品對前期走勢互為修正的結(jié)果。鑒于美元長期貶值基礎尚存,大宗商品的需求預期依然強勁,因此市場持續(xù)下探的空間將受到限制。
對金融屬性較強的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來說,利比亞局勢動亂等地緣政治因素對其是一個利好。只是“好景”不長,就在市場心理逐漸接受商品價格高企之際,上周原油、白銀等市場的暴跌似乎猛然間驚醒了投資者。大宗商品縱然有更多金融屬性,但任何一個商品都很難孤立存在,它本身最難以超越的就是衡量其價值的價格表現(xiàn)形式。美元的反彈至少終結(jié)了大宗商品市場的單邊瘋狂。通過此輪調(diào)整,市場可以清晰看到,此前美元貶值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都有走極端的苗頭,互相都在制造泡沫,都需要階段性的修正。 泡沫因偏見和預期而放大:全球市場因美元貶值拋售美元及美債,導致美元指數(shù)繼續(xù)下跌;大宗商品市場避險需求增強,需求增大,價格繼續(xù)上漲。但只要是偏見,就有修正的必要;只要是泡沫,就有破裂的可能。美元指數(shù)的超跌和大宗商品的超買需要相互修正。一方需要反彈,一方則面臨下跌,更重要的是,如果這個時間點同時到來,兩者的修正將短促而迅猛。 回顧3月初,海嘯引發(fā)的日本核危機一度阻斷商品自年初以來的飆升勢頭,但其影響似乎極其有限,商品價格以此為一個臺階,動力更為強勁。應當說,當時商品市場就已具備下跌理由,但美元并沒有反彈的動力,第一次修正宣告失敗。時下,很多投資者抱著一種心態(tài),認為日本核危機期間商品市場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調(diào)整,更何況本次商品市場的調(diào)整是由拉登之死引起,更不用擔心了。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美元對商品價格的短期影響力減弱,并不能抹殺其對商品走勢的長期標桿效應。第三輪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已拉開帷幕,美元和人民幣是避不開的話題,為增加會議“氣氛”,美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有可能讓美元在此期間保持強勢。自上周開始,美元綜合指數(shù)果然從低點反彈。再加上歐元區(qū)和英國均沒有采取加息措施,美元的需求量開始增多,交易和流動性也變得更加活躍。 市場有很多的疑慮,本輪商品市場的下跌是不是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的金融避險屬性開始降低,風險開始增加了。其實,本輪大宗商品市場的大跌只是對美元指數(shù)和商品價格的修正,并沒有改變其任何屬性。美元長期貶值的基礎依然存在,大宗商品的實際需求和長期需求預期依然強勁,尤其是全球市場對原油價格的預期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多變化,100美元/桶之上的原油價格已得到華爾街和歐佩克成員國的認可。 必須指出,修正對于短線投資者來說是趨勢性的,因為美元的反彈一旦成型,就有可能持續(xù)一段時間。同時,修正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是暫時的,因為原油、黃金、銅、白銀等依然是稀缺資源,金融屬性沒有絲毫減弱,短時間內(nèi)的產(chǎn)能過剩無法降低這些產(chǎn)品的需求預期,全球性的通脹壓力依然會觸發(fā)更多的低點買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