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日益頻發(fā)的極端天氣災害,正在給金融市場特別是大宗商品帶來劇烈沖擊。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盛產資源的昆士蘭州遭遇嚴重暴雨和洪水,由此帶來的供應中斷使得全球煤炭、鋼鐵乃至農產品市場都風聲鶴唳。與此同時,圣誕節(jié)期間美歐暴風雪天氣帶來的“油市沖擊波”仍在發(fā)酵,國際油價持續(xù)大幅波動。而在南美,干旱天氣繼續(xù)牽動玉米、大豆市場的神經。
澳洲“洪澇”牽動全球
這兩天,澳大利亞的昆士蘭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投資人關注的焦點。這個澳洲資源最豐饒的地區(qū),正受困于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
昆士蘭是全球最大的海運煤炭出口基地。據初步統計,近期的暴雨和洪災,已迫使當地75%的煤礦停產,煤運鐵路和公路封閉。有研究機構指出,此次受洪水影響的煉鋼煤供應,可能占到全球鋼鐵制造商使用的海運煤年供應量的近四成。
受到昆士蘭煤炭生產和運輸中斷的因素刺激,國際煤炭價格近日大幅上漲。現貨市場上煉鋼煤的價格一度大漲10%,至每噸250美元左右的高位。而硬煉焦炭等優(yōu)質煉鋼煤價格近期也顯著上漲。
作為煤價上漲的連鎖反應,業(yè)內人士預計,全球的鋼材產量可能因此受限,從而導致部分地區(qū)的鋼材價格出現上升。而鐵礦石等相關產品的價格也受到波及。此外,在小麥、甘蔗、水果及蔬菜等農產品市場,昆士蘭州也是國際上主要的出口地區(qū)之一,而當前的洪災亦可能影響到相關商品的供應和價格。
美歐風雪“吹高”油價
相比澳洲的洪災,南美洲的旱情盡管直接的“殺傷”力沒有那么大,但同樣在大宗商品市場屢屢掀起波瀾。
干旱天氣持續(xù)推動國際玉米和大豆價格來到兩年半高點,因全球需求強勁且市場憂慮阿根廷可能面臨供應難題。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
當然,惡劣天氣給商品價格帶來的影響也不是一味單向的。比如,本周二芝加哥農產品價格就集體暴跌,玉米和小麥期貨跌幅都接近2%。一個原因在于,最新氣象預報稱,阿根廷近日可能迎來降雨,這使得前期漲得過猛的農產品期貨遭遇大規(guī)模獲利回吐。
另一個例證是油價。由于美國和歐洲兩大能源消耗市場在圣誕節(jié)前后均出現了暴風雪和嚴寒天氣,國際油價一度大幅上漲至92美元上方,創(chuàng)下兩年多新高。暴風雪天氣一方面影響到美國的原油正常生產和供應,同時也會使得取暖用油的需求大幅增加。
不過,隨著風雪天氣的緩解,原油市場也受到了獲利回吐的打擊。一些煉油廠預計嚴寒天氣帶來的需求熱潮會持續(xù),因此在過去一兩周大肆增加取暖油庫存,這給近期的油價帶來一定壓力。
糧食安全岌岌可危
除了原油,美歐等地區(qū)近期的異常寒冷天氣還影響到了其他大宗商品市場,比如發(fā)電所需的熱能煤,比如聚烯烴等化工產品。
在擾亂市場正常秩序、加劇價格波動的同時,極端天氣導致的商品市場波動還給世界經濟復蘇和全球糧食安全帶來極大挑戰(zhàn),這也使得盡快推動全球氣候談判取得進展顯得更加迫切。
聯合國過去兩個月連續(xù)發(fā)出警告說,全球糧食價格正在迅速上漲,逼近兩年前上一輪糧食危機時的水平。而推高農產品價格的一大“禍首”,恰恰是惡劣天氣,俄羅斯、泰國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亞等產糧大國,過去一段時間頻頻遭受嚴重旱澇災害。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隱患。這方面的典型就是原油。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本周撰文警告說,油價已進入威脅經濟增長的“紅燈區(qū)”。近期油價持續(xù)高企在90美元附近。此外,農產品等的價格上漲也給全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更大的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