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藏于英國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曾是我國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也是該館最重要的中國繪畫藏品之一,它不僅是最能反映原作者東晉畫家顧愷之風格技巧的傳世摹本,其輾轉流傳更與歷史上多位學者和帝王發(fā)生聯系,被認為“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極重要的地位”。《中國大百科全書》在介紹大英博物館時,具體作品就只提到羅塞達石碑和《女史箴圖》。
這幅珍貴的作品,究竟是如何漂洋過海到了英國?日前,大英博物館亞洲部研究員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女士在上海博物館講述了這幅畫背后的故事。
提到《女史箴圖》的來歷,史明理說到,該畫最初由19世紀一位英國軍官約翰遜受贈于他救過的一位中國女性,回國后約翰遜將該畫帶至大英博物館,本是想評估畫卷上掛有的玉墜的價值,但當時的兩位館員卻意識到了畫卷的價值,便敦促大英博物館購買了這幅畫。
而事實上,關于《女史箴圖》來歷更普遍的說法是,該圖為圓明園流失文物,1860年被英軍大尉基勇盜搶,于20世紀初被大英博物館收購,成為其收藏的東方文物中最為珍貴的一件。1901年,該圖入駐大英博物館,當時它的長度超過7米,為了儲存,該館把原畫截成兩部分鑲框存放。1910年,《女史箴圖》在大英博物館首次展出,此后便反復出現在各類書籍和刊物里。
“我們第一次看到《女史箴圖》時,和我們看到盧浮宮的《蒙娜麗莎》時的感覺類似,第一眼看上去比較讓人失望。和《蒙娜麗莎》一樣,《女史箴圖》在歷史上曾多次被復制。”史明理說,“看到它時,我們會發(fā)現它比我們想象的小,隨著時間流逝,已經有些褪色。此外,對畫的研究也會比較困難,因為這幅畫是畫在絲綢上的,通常絲綢的顏色對光線很敏感,所以這幅畫也不是永久展出的。”
多年前目睹過《女史箴圖》的故宮書畫專家余輝曾回憶說,由于長期地球引力影響,懸掛的《女史箴圖》已出現掉渣現象,后在其建議下改為平放。
現在,游客可以在大英博物館北側的樓梯旁,通過一個顯示器觀看到高分辨率的《女史箴圖》,還可購買刻有整幅畫卷的光盤來感受這幅畫卷。
◎相關鏈接 載著歷代印章遷徙的傳世摹本
《女史箴圖》中的文字表明,它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根據西晉文學家張華的《女史箴》而創(chuàng)作的,顧愷之的畫作沒有一幅能流傳至今,大英博物館的這幅摹本出自唐代畫師,被后世認為是最接近顧愷之風格技巧的傳世摹本,原有十二段畫,其中兩段畫和介紹性序言在20世紀或更早就已遺失。故該畫現存九段,每段畫右邊均配有《女史箴》中的文字介紹。故宮博物院也存有宋代的摹本。
一幅摹本也能傳世,還與上面自8世紀起不斷增蓋的歷代收藏家和皇帝印章大有關系。這幅唐代摹本上可以辨認出不少的皇室印章,經過后世的認真鑒定,皆認為上面最可靠的皇帝印章來自宋徽宗和乾隆皇帝。愛好收藏的宋徽宗曾將圖藏于睿思殿東廂房。13世紀晚些時期,該畫落入一位姓賈的私人收藏家之手,16世紀由明朝一位姓相的收藏家留下10多處印章和自己不高明的手記,對畫作有所破壞。17世紀,該畫由著名的藝術收藏家梁清標收藏。18世紀,該畫先由一位販鹽的高麗人收藏,后因其生意破產,畫被賣給了乾隆皇帝。乾隆將圖重新鑲邊,加上序言、蓋上印章,并且還增加了一些畫作,遂有了目前看到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