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在5日召開的“陶朱講壇之巔峰論道:應對國際經濟危機的外需新戰(zhàn)略”主題研討會上提出,中國應該仿效美國在“二戰(zhàn)”后提出的馬歇爾計劃,設計一項對外經濟援助與合作的中長期國家戰(zhàn)略。
許善達說,美國在“馬歇爾計劃”執(zhí)行期間,經濟增長達到了7%—8%。不僅如此,“馬歇爾計劃”把美國過剩的產能轉化成了美國對受援國的債權,使美國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中國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也出現了外需萎縮與產能過剩的問題,主要解決渠道要靠增加內需,但也應考慮增加外需。目前采取的措施,如出口退稅等并不能解決發(fā)達國家需求萎縮的問題,也解決不了國內的生產過剩。所以,許善達建議國家設計一項對外援助計劃,援助金額可以用一定數量的外匯儲備和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受援國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受援項目應以受援國的基礎設施為主,比如:電力、水利、公路、鐵路、港口、礦產、能源等等,不同受援國選擇不同的項目。償還債務可以有國家信用、項目收費等多種方式。
具體來說,涉及三個方面的措施:建立一個中國國際援助與合作基金以政府名義對外實施貸款;政府貸款帶動國內產能過剩企業(yè)“走出去”;與人民幣國際化配套協調實施,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
許善達強調,這項計劃一方面可以把中國國內的過剩產能轉化為國家債權,創(chuàng)造和培育新的外需,從而為國內提高居民消費率爭取時間和財政資源;同時可以縮小全球性貧富差距,為從根本上改革現行國際經濟秩序特別是金融秩序創(chuàng)造條件。
許善達的提議得到了部分經濟學者的響應,不過也有疑義。如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就表示:“這是比較好的一個設想,將我們的資本過剩、產能過剩雙輸出,來幫助資本緊缺的,支付能力緊缺的國家,他們貸款以后再來購買我們國內的一些產品,我覺得也是一個辦法。”
周天勇同時強調,當前的中國和美國當時的情況相比,關鍵是國家本身的內需不足,主要是分配結構不合理,失業(yè)人員過多,部分國民財富讓國家占用,所以關鍵問題還是要解決國內問題,發(fā)展外需只能當做其次的戰(zhàn)略。而且這一計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產能過剩的問題。“因為資本輸出后國外一般購買的都是基礎設施建設用品,例如鋼鐵、機械等,但這些行業(yè)對就業(yè)貢獻不大。”周天勇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