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22 新華社記者:周婷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他們站在志愿者的隊伍里,身高差不多,都戴著口罩,可他們的眼神清澈而單純;他們跑在擔架隊中、守在病人床邊,那種有力和細心卻與旁人無異…… 當人們還習慣以“80后”來統(tǒng)稱年輕一代時,“90后”一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他們已雄起。 李雨昂,綿陽富樂中學初三學生,15歲。他憑著1.7米的身高順利報名當上志愿者。從5月14日開始他當志愿者就沒再間斷過,每天早上6點到醫(yī)院,晚上近10點才回去。 “我就在想,假如以后我兒子看到這次災難的紀錄片,他問我:‘爸爸,那個時候你在干什么?’我總不能告訴他‘你爸爸呆在帳篷里什么也沒干’吧。”這就是李雨昂參加志愿者的原因。 到九洲體育館幫忙時,看到那么多和自己同齡的兄弟姐妹無家可歸,李雨昂就把爸爸出門前給的300元全部買了水和食品,送給那些受災的學生。 16日開始,李雨昂就回到醫(yī)院幫助轉送病人。“我從來沒有像這樣不停歇地干10多個小時的活。”他說,18日這天,他就抬運了22個擔架,稍停下來就坐在椅子上睡著了,有的人用手撐在墻上就睡了,救護車一來馬上就彈起來。 “第一次抬的病人是一個8歲多的小女孩,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傷口,她疼得叫起來。當揭開被子看到她已被截肢時,我一下子就哭了。”李雨昂滿臉歉意,“可是小妹妹還安慰我:哥哥,別哭,你慢點,我不怕疼。” “以前不理解民族力量。這次我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很直接很具體,真切地感受了中華民族的力量。”李雨昂說,“摸著手上的紅絲帶,我覺得我摸到了中國的良心。” 而15歲的陳浠浠則摸著紅絲帶告訴我:“我覺得這個好漂亮哦,跟那么多戴紅絲帶的人在一起,我感到好驕傲。” 開朗健談的浠浠總能抹散傷員臉上的愁云,每次給傷員喂飯時,她就搜腸刮肚地找讓他們寬心、開心的事情。 小倩還不滿15歲,近兩天她在照顧一個沒有親人看護的哥哥。“他受傷了,我要給他喂飯,還要幫著他上廁所。” 我問她:“你不害羞不怕臟嗎?” 她睜著眼睛看著我說:“哪顧得了那么多哦!做的時候顧不上想,過后也不去多想啥。” 這個時候倒是我臉紅了,自己真是想多了,“90后”遠比我想象的懂事和成熟。 “90后”已雄起,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感受。幾天來,無論是傷員還是災民,無論是醫(yī)生護士還是市民,說到志愿者無不豎起大拇指說:“真棒!”而且每次他們都會再加上一句:“尤其是那些孩子。”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已雄起,我堅信,汶川將再次雄起,四川將再次雄起,中國也必將從災難中雄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