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尼泊爾東部村莊巴姆當吉,人們站在被獵殺的母象尸體旁。新華社/法新 | 有人驚奇地發(fā)現:牙材、大貓、西角、有機海洋寶石等模糊的名詞和野生大象、老虎、犀牛的圖片一同出現在某“網店”。 隨著互聯網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和網絡貿易快速普及,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開始被不法分子搬上“網店”,人們熟識的“大老虎”“小野象”被“網售”。解救行動隨之展開。
野生動物遭遇“網上直銷”
在互聯網交易這一世界最大的交易市場上,小到人們掌中的手機、肩上的背包、口中的零食,大到汽車、游艇……上天入地,人們似乎真的可以“想啥買啥”了。但網絡交易的隱蔽性、匿名性和不易規(guī)范性,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將魔爪伸向了那些已經瀕危的精靈——野生動物。 以牙雕、牙材等詞匯稱呼象牙及其制品,以角雕、西牛角、西角、非洲牛角代稱犀牛角及其制品,用海金、有機海洋寶石等代替玳瑁……在一系列“用心良苦”的掩飾背后,是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違法貿易。珍稀的野生動物被剔骨去肉、精雕細刻,身上的“零件”無一幸免地被大肆出售;“大批要貨、價格從優(yōu)”等字眼更是讓不法分子的有恃無恐暴露無遺。 在網上非法交易中,象牙、虎骨、羚羊角制品成為收藏品,熊膽制品、虎骨酒、麝香被作為保健品和滋補品,活體野生動物被作為寵物、食品及用品,而玳瑁制品、各種野生動物牙則成為飾品和流行首飾。 記者調查發(fā)現,網絡中的野生動物貿易被公認為交易受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最佳途徑之一,被交易的物種和制品種類龐雜,數目繁多。其躲避查處和犯罪的手段日益復雜,跨國交易使走私更為猖獗。 中國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瀕管辦)副主任孟憲林說,網絡野生動物犯罪是個世界性問題。為了更好地履行國際公約,減少網絡貿易對野生動物的危害,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一直在廣泛收集情報,嚴厲打擊網絡上的野生動物違法和犯罪行為。
打擊初見成效
互聯網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貿易網絡交易的狀況非常復雜,具體體現為:網店以及實體店交替經營;國內、國際貿易兼營;狩獵野生動物及售賣制品聯營多種形式并存。 中國互聯網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貿易的整治工作由國家瀕管辦牽頭,聯合了相關部門以及多家國內主要在線交易網站合作進行。國家瀕管辦在接到舉報后,聯合相關部門展開了數次執(zhí)法行動。以某一大型交易網站為例,在2007年內發(fā)現的1300余件制品中,已經刪除了961件。 為打擊網絡野生動物貿易,國家瀕管辦還協(xié)同公安、林業(yè)等部門,加強與網站的聯系和監(jiān)督。相關部門對網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信息進行了清理、過濾,刪除了那些涉及野生動物違法貿易的信息,并已著手進一步調查。通過舉報,大量被非法貿易的野生動物制品被刪除。 與此同時,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最新發(fā)布消息,互聯網野生動物貿易調查數據顯示,中國針對互聯網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貿易的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執(zhí)法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超過80%的制品已被刪除或勒令停止銷售。各網站也表現出積極管理的愿望。”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亞洲地區(qū)總代表葛芮女士說。
任重道遠的人類義舉
然而,由于網絡交易的隱蔽性與高效性,打擊網絡野生動物貿易犯罪還面臨很多挑戰(zhàn)。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不法人員利用互聯網高速、便捷、隱蔽性強的特點,采用拼音、諧音、改變歸類、甚至是使用英文等手段躲避網絡管理方的檢查。同時,被銷售制品本身真假混雜,鑒別工作耗費執(zhí)法機關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為了執(zhí)法的障礙。
“打擊網絡野生動物貿易任重而道遠,”葛芮說,“我們將繼續(xù)發(fā)動公眾參與網絡監(jiān)督和舉報工作,為執(zhí)法部門提供信息,也希望有關部門盡早完善立法,減輕執(zhí)法人員辨別產品的工作負擔,以提高執(zhí)法效率。” 近期,由國家瀕管辦組織召開了“控制瀕危物種網上貿易”的研討會。海關、林業(yè)、農業(yè)等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國內主要在線交易網站的代表,共同評估和分析了當前網絡貿易的現狀,并就網絡野生動物貿易發(fā)展的趨勢進行了對策性研究。 據介紹,中國政府將與國際組織展開深入合作,吸取他們在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取得的經驗。在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員國中,中國也已經向CITES秘書處提交了網絡監(jiān)察及執(zhí)法情況的報告,并號召全世界各國共同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