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國有企業(yè)應當如何應對?早在去年末,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就在中央企業(yè)負責人會議上對大家提出了忠告,他當時最擔心的就是個別央企有可能在2008年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重蹈幾年前華源集團的覆轍。今年以來,他又幾次在不同場合提醒中央企業(yè)要“捂緊錢袋子”,“過好緊日子”。
毫無疑問,李榮融主任的話十分正確。但真要把這一要求落到實處,就得弄清央企為什么要過“緊日子”,以及如何過“緊日子”這兩個問題。
首先,不能把央企過“緊日子”的原因完全歸咎于企業(yè)外部因素的變化。在李榮融主任看來,由于全球經濟速度改緩、全球性通貨膨脹還在繼續(xù)、人民幣匯率還在上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能源和電力價格關系沒有理順等,帶來了企業(yè)成本費用的加大、效益的下滑、資金周轉的放慢、負債的上升、經營的困難,為了防止重蹈幾年前華源集團的覆轍,所以央企需要“捂緊錢袋子”、“過好緊日子”。我們承認,外部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確實給央企的生存與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誰也不能保證華源集團的“故事”不會在其他央企的身上發(fā)生。但央企過“緊日子”的原因并不能簡單地歸因于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的惡化,實際上,央企在內部管理、營銷手段、經營策略、薪酬分配等方面并非做得足夠完善。因此,央企過“緊日子”的問題不是一句外部環(huán)境惡化、宏觀形勢復雜所能夠表達和概括的,更主要的還是企業(yè)內部管理的需要。從目前央企的實際情況來看,管理松懈、決策失誤、漏洞百出、浪費嚴重等問題,其危害遠比外部環(huán)境惡化嚴重。過“緊日子”的原因,更多的應當是企業(yè)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完全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如果把過“緊日子”的原因完全歸結于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的惡化,那會給渡過難關留下許多隱患,產生十分嚴重的后果。 第二,央企過“緊日子”的措施要更實在、更具針對性。目前央企采取的過“緊日子”的各項措施都是必要的,如嚴控費用開支、壓縮運營成本、緊守資金鏈等。但是上述措施給人的感覺更多的還是像教科書,針對性不強,措施不實。如壓縮管理費用百分之多少、在年初確定的行政費用基礎上降低百分之多少等等。對外界來說,并不知道這些央企每年的管理費用是多少,年初確定的行政費用是多少,壓縮和降低以后,還處于一種什么樣的水平和什么樣的標準等,反倒是有關央企花錢大手大腳的問題公眾并沒有少聽說,而每年國家審計查出的問題也并不少。如此,5%、10%這樣的比例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各企業(yè)過“緊日子”措施中,都沒有提到降薪的問題,而不降薪恐怕很難說是在過“緊日子”。 所以,李榮融主任提出過“緊日子”的要求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應當回答為什么要過“緊日子”、如何過“緊日子”的問題,并把過“緊日子”的各種措施提得更實際、更有針對性,否則,過“緊日子”的要求很難取得明顯成效,也不利于企業(yè)管理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