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發(fā)布2007年中國區(qū)域金融運行報告稱,鑒于國內價格總水平仍處于高位的突出矛盾,應采取綜合措施穩(wěn)定通貨膨脹預期,維護價格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并要關注勞動力價格和其他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可能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央行年初通脹預期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2007年價格水平上漲感受強烈,2008年的通貨膨脹預期也維持在較高水平。
在國民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成為當前的突出問題。據報道,報告稱,居民通貨膨脹感受偏高,會對通貨膨脹預期產生影響;較高的通脹預期可能通過影響居民的消費、工資定價等行為對實際通脹產生推動作用。居民通脹感受遠高于CPI漲幅,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在通脹發(fā)生時,政府的作為并非只是控制物價上漲,而應該在通脹持續(xù)的環(huán)境下,以積極的手段來保障民生,彌補低收入者所遭受的痛苦,不要讓飽受通脹壓力的居民喪失起碼的安全感。 目前,我國的通貨膨脹尚屬溫和型,只要不“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通脹就不會對整體經濟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現實中,許多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政府對收入差距的調節(jié)作用,而且能夠將收入差距長期控制在較低又有別于平均主義的水平。目前,我國收入再分配改革所面臨的任務仍很艱巨。歷史發(fā)展的實踐表明:隨著經濟的持續(xù)增長,收入差距一般經歷一個先擴大后縮小的過程;政府實施適當的累進稅政策,能夠在有效地縮小收入差距的同時,促進經濟高速增長。這表明,收入分配均等化不能指望自然發(fā)展機制,而必須注重制度改革的作用,在發(fā)展的同時改善分配格局。 從長期看,中國將進入一個物價、工資的長期螺旋上升過程。具體表現是名義收入增加,名義收入貶值,名義收入再增加,名義收入再貶值,因此實際收入增長將慢于名義收入增長。最終,當中國人均名義收入大幅增長的時候,中國的物價水平也已處于較高水平,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較目前大為下降。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人民幣升值是一個長期現象,因此在中國長期的物價緩慢上漲過程中,人民幣“外升內貶”的情形也將是長期性的。其結果是,盡管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下降,但其國際購買力卻在上升,人民幣名義收入越來越高的中國人將在國外具有越來越強的購買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