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學界一般認為,一國之外匯儲備量,保持在相當該國3個月進口額的水平較為適宜。過少,不能保證支付正常進口的需要,不能有效保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wěn)定;過多,則表明本國的經濟資源被外國占用,不利本國經濟發(fā)展。
中國的外匯儲備已有2萬多億美元。應該說,這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年紀稍長的人不會忘記,外匯短缺時代,全國人民曾經為換取“寶貴的外匯”而節(jié)衣縮食。如今,中國“不差錢”了,很多國內、國際上的經濟問題都好解決了。但是,相對于每年進口總額大約一萬億美元的中國來說,這兩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實在是太多,帶來了種種不利影響。
筆者認為,平衡貿易,讓外匯儲備保持合理水平的根本途徑在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可是,也要清醒看到,目前主要依賴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外延式增長方式,雖然不理想,但有其現(xiàn)實的合理性:中國還有約40%的勞動力在從事農業(yè)生產,其收入只有進城務工農民工的一半。只有中國經濟發(fā)展到達“劉易斯拐點”,即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狀況即將結束,工人工資由水平運動轉變?yōu)槎盖蜕仙龝r,增長方式的真正轉變才有望實現(xiàn)。按照中國現(xiàn)有的農民人口數(shù),有經濟學家估計,這個“拐點”還得等30年才能到來。
在當前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消化巨大的外匯儲備?中外的官方、學界人士不斷提出種種高見。外國人認為,中國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的原因是人民幣匯率低估,只要人民幣升值就能解決問題。有文章說,最早是日本人提出,中國應該讓人民幣升值,以解決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其實,對于匯率與貿易順差的關系,日本人最心知肚明。“廣場會議”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人為此很吃了一些苦頭,但其外匯儲備并沒減少。后來,美國的政客鼓噪,官方施壓,逼人民幣升值,以減少貿易順差,降低外匯儲備。現(xiàn)在,人民幣已經升值了不少,中國的出口企業(yè)叫苦不迭,可中國的外匯儲備仍有增無減。
在國內,有經濟學家提出,把外匯儲備拿出一半,分給全國的老百姓,確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概。但平分外匯儲備的建議無論在理論上還是運作中,都是不可行的。幾年前就有人提出,利用巨額外匯儲備購買大宗商品,把外匯儲備變成實物儲備。這個建議比較嚴肅,聽著也合理,但現(xiàn)實可行性不高。
發(fā)達國家確實都建立起了龐大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中國也正在積極建立自己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但石油是要存放在油庫里的,建油庫耗資巨大,不可能短期內就建成足夠的儲油設施。根據(jù)國家的規(guī)劃,到2020年以前,才能陸續(xù)形成相當于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guī)模。即使中國建立起這樣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能力,按現(xiàn)在的國際市場價格,也不過幾百億美元,消化外匯儲備的功能很有限。存儲金屬礦石可能簡單些,堆放在荒野空地上不會霉變生蟲。但是,中國一旦要大量進口供儲藏的礦石,肯定引起價格暴漲;一旦儲存夠了,停止大量進口,價格必然暴跌,漲跌間的巨大價格損失誰來承擔?如果全讓政府承擔價格損失,恐怕納稅人不會答應。
據(jù)媒體報道,中國高層人士近日表示,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把外匯儲備運用與企業(yè)“走出去”結合起來。筆者認為,鼓勵企業(yè)“走出去”直接投資,應該是目前情況下,化解過高外匯儲備的理想方式。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收購礦產資源了,但是當時的主要出發(fā)點是為保證礦產資源的供應。在世界經濟危機爆發(fā),國際需求退縮,而中國外匯儲備激增等新形勢下,這類直接投資不僅可以提高中國礦產資源供應的可靠性,還將風險較大的外匯資產轉化為更安全的資源資產,同時能帶動中國礦山技術、設備的出口,可謂一舉多得。有媒體報道說,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金額從2002年的2億美元猛增到2008年的205億美元。據(jù)海外機構預測,2009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將有可能首次超過引進外國直接投資額。如果真的這樣,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fā)展,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新進展,其意義怎么估計也不會過高。僅從消化過高的外匯儲備這一點考慮,中國也確實到了大力推進海外直接投資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