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深圳房價的持續(xù)下跌,“斷供”一詞也首次現(xiàn)身于房地產市場。據(jù)報道,深圳部分購房者因為不堪房價的大幅下跌,寧可選擇拒絕歸還銀行按揭貸款。但是,有關“斷供”問題的實質和市場影響已經被明顯放大。 首先,“斷供”現(xiàn)象并不是一個普遍的市場行為。有消息稱,“斷供”將導致深圳銀行房產壞賬達到千億元以上,因此“斷供”將嚴重危及銀行業(yè)安全。然而事實上有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4月末深圳市個人貸款余額總量也不過2554億元,如果出現(xiàn)1000億元的壞賬就意味著將會出現(xiàn)高達40%的不良貸款率。依據(jù)基本的金融常識就可看出,所謂高達千億的壞賬是根本沒有可能的。 其次,“斷供”現(xiàn)象多體現(xiàn)在投機炒房者身上,自住型購房者出現(xiàn)“斷供”的可能性很小。“斷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最直接的原因是房價暴跌加上市場交易萎靡,導致投機客的資金鏈條斷裂,從而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而對于多數(shù)自住型購房需求而言,月供壓力是否能夠承受是購房者在買房之初就已經確定的,其償付貸款的能力并不會因為房價下跌而改變,一般不會因房價下跌而無力還貸。 事實上,對于自住型需求而言,“斷供”的成本和后果非常嚴重:其一,意味著購房者已經付出的首期房款和已償付的貸款將無法收回;其二,意味著購房者的商業(yè)信用被嚴重惡化,未來的經濟活動將非常困難;其三,由于中國沒有《個人破產法》,“斷供”之后并不意味著購房者可以徹底甩脫銀行債務,恰恰相反,“斷供”將意味著逃債人會被債務糾纏終生。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進行衡量,自住型購房者一般不會輕易“斷供”。據(jù)此判斷,所謂“斷供”問題大多屬于投機客被套牢而無奈“割肉”的舉動,對社會和金融體系的總體影響并不大,甚至可以視為房地產市場走向理性的結果。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那些肆意放大“斷供”危害的言論。房價甫一下跌就引來各種“危機”論者,其背后顯然包含了經濟利益訴求。習慣了房地產暴利的開發(fā)商很不愿意接受房價理性調整的事實,而是試圖通過“綁架”社會穩(wěn)定、金融安全等宏大話題,來獲得政策層面的同情與傾斜。 其實即便是在房價出現(xiàn)明顯下跌的深圳,目前的絕對價格也并不能算低。數(shù)據(jù)顯示,5月份該市一手房交易均價為11014元/平方米,房價畸高問題仍然非常明顯。因此,對于調控部門而言,應繼續(xù)堅持對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一貫判斷,而不能因為短期的市場雜音,輕易改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