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fā)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要素價格調整,即能源價格的上調。本次價格調整的內容為,汽油零售基準價格由5980元/噸提高到6980元/噸,柴油價格由5520元/噸提高到6520元/噸;航空煤油價格由5950元/噸提高到7450元/噸。上調幅度分別為16.7%、18.10%和25.20%;電力價格提升4.7%。
總體來看,發(fā)改委為防止本次調價對物價形成新的沖擊,實行了財政補貼和降低收費相結合的辦法,這些措施的結合對油價、物價指數(shù)的沖擊以財政支出沖抵生活成本影響,提高了低收入居民對高價格的抵御能力。對PPI的傳遞而言將較為順利,考慮之后影響,PPI在整個2008年都將持續(xù)高位。
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事情是此次能源價格上調究竟是利空還是利好?能源價格上調對虧損的“石化雙雄”以及電力企業(yè)都是利好,在短期內刺激了其股價走勢;但是從長期來看,價格上調以及政策補貼仍不能彌補企業(yè)由于價格管制所帶來的虧損,而且能源價格的上調使得工業(yè)企業(yè)成本進一步提高。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PPI在2008年都將維持在高位。
那么也許會有人問,工業(yè)企業(yè)成本提高后會不會傳導到CPI上,也就是直接轉嫁成本給終端的消費者從而保持其利潤水平呢?我們認為不同行業(yè)有不同的情況。不過對于大多數(shù)行業(yè)來說,目前國內的產能都處在過剩的狀態(tài),下游競爭激烈,企業(yè)直接轉嫁成本給消費者并不是很容易。雖然不排除存在能轉嫁的行業(yè)和公司,但是相信這樣的公司應該是少數(shù)。
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企業(yè)來說,成本的上升以及轉嫁成本的困難會壓縮企業(yè)的利潤空間,企業(yè)利潤若下降則股價可想而知。所以這次調整能源價格從長期來看實際上是一個利空。這也是我們一直所強調的長波衰退期通貨膨脹與經濟減速并存的局面。雖然中國存在價格管制,但是對于大的趨勢卻無法改變,直到政府承受不了價格管制的成本時開始松動價格。這一松動,給人們一個更強的未來繼續(xù)漲價的預期,對于資本市場來說,這并不是好事情。比如說成品油因為存在調價的預期而出現(xiàn)了油荒,使原本7%左右的成品油需求劇增到16%,中間這一半的新增需求都來自于投機。不過,國際油價倒是應聲而落,這是出于對中國壓縮需求的預期。
然而,能源價格上漲趨勢已經形成,雖然國際油價經歷了短暫的波動,但是從目前來看需求的抑制情況還不明顯,所以未來擴大的需求仍將存在,國際油價還會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