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91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精品久久久

         
        2008年宏觀調控要高度關注三大問題
            2008-01-22    作者:樊彩躍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一)高度重視經濟增長面臨的外部風險

          美國經濟減速和次級債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目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2007年世界經濟出現(xiàn)回落態(tài)勢,盡管我們認為次級債危機不會導致美國經濟進入明顯的衰退或蕭條,但2008年國際經濟形勢更加復雜,增長低迷的可能性明顯增大,石油價格上漲、美元持續(xù)貶值、伊朗局勢不穩(wěn)等,使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外部風險可能要大于內部風險,對此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估計。
          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次級債危機風險已經從房地產領域擴大到了消費領域,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連續(xù)四個月下降,去年11月份達到兩年來最低水平,反映消費者的支出出現(xiàn)一定的疲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xù)放緩,歐盟、日本以及整個世界經濟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判斷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還言之過早,但目前美國待售房數(shù)量,二手房銷售量的變動情況都是近10年最糟糕的,顯示美國住房市場向下調整尚未結束,可能會延續(xù)到2009年,這與近期失業(yè)率上升、消費增長放慢等共同作用,將對美國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增長產生持續(xù)性影響。美國及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加大,使我國面臨的外部風險明顯增大。
          2008年我國需高度警惕來自外部的四大風險:其一,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在增大。我們認為,本輪通貨膨脹壓力一部分來自國際市場石油和基礎原材料以及糧食等價格的上漲。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漲勢驚人,先后突破80美元/桶、90美元/桶,剛進入2008年就迎來了100美元/桶的新高。導致石油價格大幅攀升的原因主要是供求矛盾、地緣政治動蕩以及大量投機資金等非可控因素。受此影響,我國原油出廠價格由去年10月份的4.2%猛升至11月份的22.6%,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價格紛紛全面上漲;從趨勢看,仍然旺盛的全球需求以及供應能力緊張、中東緊張局勢、強勁的投機資金流動等因素仍將會進一步推升國際油價上漲。鐵礦石、銅、糧食等初級產品價格可能居高不下,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必然會傳導到國內,推動國內價格上漲;其二,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經濟減速不僅降低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也將降低歐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將影響中國出口增速放慢進而影響經濟增長。雖然目前我國出口增速適度放慢有利于緩解貿易順差及內外失衡的矛盾,但我國面臨的就業(yè)壓力以及多年來來之不易的國際市場份額(尤其是制造加工業(yè)),仍需要我們保持一定的出口增長速度,出口一旦大幅滑坡,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極為不利;其三,全球性流動性過剩尚未發(fā)生逆轉,美國經濟逐步走弱帶來的美元加速貶值以及繼續(xù)降息等因素,將導致國際資產泡沫風險加大,同時國際游資將繼續(xù)流入中國,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和中國資產價格進一步膨脹的壓力;其四,在經濟減速背景下,中國巨大的經常項目順差會變?yōu)楦用舾械脑掝},貿易摩擦加劇,匯率升值的壓力進一步增大。

        (二)如何穩(wěn)定農業(yè)發(fā)展和促進農民增收

          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以來,我國兩次出現(xiàn)部分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推動整個價格總水平上升的情況,2007年以來這一問題顯得更加突出。造成價格波動的因素較多,但這確實表明我國農業(yè)生產能力尚不夠穩(wěn)定,一些重要農產品仍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的現(xiàn)實。在國際糧食及農產品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的環(huán)境下,穩(wěn)定農業(yè)發(fā)展和促進農民增收仍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宏觀調控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1)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加速和農業(yè)日趨國際化的背景下,農業(yè)比較效益下降,農產品貿易競爭加劇。雖然我國糧食連續(xù)四年豐收,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尚未根本提高,耕地保護面臨巨大壓力,再加上異常天氣頻繁發(fā)生,水資源不足,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仍然突出,保持糧食穩(wěn)定發(fā)展和農產品供求平衡難度加大;(2)農村生產要素外流加劇,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的轉移,造成農業(yè)生產勞動力結構不合理,再加上農業(yè)資本投入的相對不足,影響了農業(yè)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的提高,也給農民增收帶來一定困難;(3)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長期高位運行,不僅使農業(yè)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在相當程度上也抵消了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為農民帶來的實惠;而農產品價格受生產發(fā)展、供求關系的影響不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xù)上升,一旦供求失衡價格上漲過快,政府會通過調控最終使價格穩(wěn)定在一個合理水平上。這兩方面因素使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產生很強的約束;(4)務工就業(yè)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過剩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轉移就業(yè)仍存在體制性障礙,部分外出務工農民的素質和技能還不完全適應二、三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這也將影響農民增收。總之,農民收入增長相對較慢及進一步增收難度加大,將對消費需求增長產生一定約束。持續(xù)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消費增長,進而提高消費率,一直是近期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課題。

        (三)對結構性通脹問題決不可掉以輕心

          進入2007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持續(xù)攀升,CPI漲幅連續(xù)四個月在6%以上,11月份漲幅達6.9%,1-11月累計上漲4.6%,成為自1996年以來的最高漲幅。反映生產者的價格指數(shù)上漲加快,PPI從10月份同比上漲3.2%突升至11月的4.6%,創(chuàng)出兩年來的新高;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由10月的同比上漲4.5%升至6.3%。PPI和CPI結束了前期背離走勢開始同步快速上漲,對此有觀點認為,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已經傳導到生產領域,結構性物價上漲已經轉向全面物價上漲,中國事實上已經發(fā)生全面通貨膨脹。我們認為,應當客觀、冷靜、全面認識當前物價上漲,此輪物價加速上漲,不是一種內在的長期趨勢,而是由于部分糧油、肉類產品及國際石油價格階段性的供應緊張而引起的價格上漲,而且預計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但不會引發(fā)全面通貨膨脹。不過,當前物價上漲的背景和2003、2004年相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對通脹壓力決不可掉以輕心。
          首先,這輪價格上漲最顯著的特點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除食品類外的核心通貨膨脹率一直在1%上下窄幅波動,估計2007年核心通脹率也僅為1%左右,這說明經濟增長的內在通貨膨脹壓力并不大。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農產品漲價帶有恢復性質,原因是短期性的供求不平衡。目前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和增加農產品供給的措施,生產周期過后農產品價格將會回落。此波物價上漲的走勢在性質上與2003年和2004年相似,持續(xù)性不強。2003年10月食品價格上漲突破5%(5.1%)后持續(xù)了13個月,成為導致CPI短期內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這次食品價格從2006年12月再次突破5%(5.8%)的漲幅,目前已持續(xù)了11個月,預計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估計今年下半年農產品價格會逐步回落。食品價格下降將會影響整個價格總水平回落。
          其次,PPI快速上漲主要是石油、鐵礦石等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所推動的,并不是CPI向其傳導的結果。如圖所示,2007年CPI呈逐月攀升之勢,而PPI在7月份之前則與CPI走勢相背離呈逐月回落態(tài)勢,但8月份PPI扭轉降勢開始小幅回升,11月漲幅創(chuàng)出兩年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國際原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中國原材料產品價格產生了直接推動作用。從趨勢看,經過持續(xù)幾年高增長,我國供給能力大大增強,總供給增長一直快于總需求增長速度。價格的明顯上漲并不是由總供求失衡所引起的,2008年的情況依然如此。
          其三,流動性過剩與貨幣供應量的持續(xù)偏快增長難以傳導到CPI。我國貨幣供應量M2增速自2005年5月以來快速增長,而CPI直到今年才逐步回升。2006年以來M1增速明顯加快,反映了流動性過剩問題日趨嚴重,但由于實體經濟中絕大多數(shù)產品并不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相反是多數(shù)產品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tài)。流動性過剩沖擊的不是物價(CPI),而是資產價格,導致房地產與股票價格的明顯上升,并加劇投資需求的膨脹(投資的膨脹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通過增加產能抑制產品價格上漲),即近階段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流動性過剩與CPI的相關性較弱,這是我們對當前物價增長走勢比較樂觀的原因。
          我們既不能一看到CPI超過一定漲幅就認為發(fā)生了通貨膨脹,經濟加快增長必然與高通脹相伴隨。中國正處于轉型期,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現(xiàn)階段增加就業(yè)等方面綜合考慮,我們目前可以承受、甚至需要一個3-5%的通脹水平,當前農產品價格適度上漲及資源價格、農民工工資上漲具有相當大的合理性,這有利于農民增收,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及地區(qū)差距。雖然我們認為短期物價上漲不會演變?yōu)槿嫱ㄘ浥蛎洠珜Y構性通脹決不可掉以輕心。物價的過快上漲影響民生,實際上在收入差距擴大的情況下,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對中低收入階層的支出影響極大,因為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長慢,而且其恩格爾系數(shù)高,在同樣的價格水平下,其購買力下降會相當明顯。如2001年-2006年,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中等收入戶、中高收入戶、高收入戶年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8.5%、9.7%、11.1%和14.5%。正因為如此,中低收入以下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最深。因此,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努力抑制食品價格過快增長,另一方面要提高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力度。

          相關稿件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