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4-29 作者:陳永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
2008確實是百物騰貴的一年,不但國際油價屢創(chuàng)新高和糧價居高不下,連國際棉價近期也顯示出急升的勢頭。過去一周,紐約棉花期貨的價位大起大落,5月期棉的軋平頭寸和展期交易構成交投的主要部分,現時7月期棉在72-75美分/磅的區(qū)間震蕩,12月期棉則在80-83美分/磅徘徊。市場的反應似乎印證了國際棉花咨詢委會員(ICAC)此前的預測:本年度的國際棉花價格將升8%至80美分/磅。 國際棉價急劇上升的大背景是糧價高企吸引了一部分棉農把棉田轉為糧田。中、印、美是世界三大產棉國,但是中、印同時也是主要的用棉國,美國才是最主要的原棉出口國:在全球每年約120億美元的棉花貿易中,美國棉花就占了近50億。近期國際糧價的居高不下,加上美國政府的巨額補貼和生物燃料產業(yè)對糧食需求的劇增,使種植糧食的利潤顯著上升,一部分美國棉農于是把棉田轉為糧田。據ICAC的統(tǒng)計,美國的棉田面積在2006年是1500萬英畝,去年降至1080萬英畝,今年更將進一步下跌至950萬英畝,直接結果是今年美國棉花收成將同比下降15%。 事實上,美國減產棉花對全球原棉貿易的影響去年已顯露出來。ICAC的統(tǒng)計顯示,2007/08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同比減少2.81%,降至2599萬噸,但全球消費量卻增長1.86%,升至2714萬噸,以致拉開了115萬噸的產需缺口,期末庫存也因此減少9.02%至1155萬噸。2008/09
年度,因為中、印等國的產棉量均有上升,使得全球棉花產量有望增長3%至2690萬噸,雖然同期全球棉花消費量只上升約1%,總需求量仍高達2750萬噸,此前拉開的產需缺口因此依然無法縫合。全球棉花將仍是供不應求,成為價格持續(xù)上漲的根本原因。 基于對國際棉花生產的這一分析,不難預測,只要國際糧食價格繼續(xù)居高不下,那些已轉為糧田的棉田在短期內都不可能返種棉花,這種結構性的供求矛盾使國際棉價難望有下調的空間。國際棉價的這一變化將對相當多以棉花為生產原料的企業(yè)產生巨大的影響,首當其沖的自然是紡織業(yè)和制衣業(yè)。棉花價格上升將使各類型紡織廠的成本急劇上漲,也將影響相當多制衣廠的生存環(huán)境。 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劇漲使運輸成本上升,信貸危機之下融資越加困難,這些因素與棉價上升交織在一起,使眾多發(fā)展中國家賴以創(chuàng)匯的紡織品和成衣出口貿易面對一個不小的危機。在中國,國內棉價較國際棉價相對穩(wěn)定,但中國的紡織業(yè)和制衣業(yè)卻要同時面對著工資上升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尤其是產品附加值較低的企業(yè),本來已經不大的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如何渡過這一難關將是一個艱巨的考驗。紡織業(yè)和制衣業(yè)能做的其實并不多,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提高產品價格以彌補各種生產要素價格上升造成的損失,但這將削弱產品的競爭力。尤其是今年歐美市場受經濟衰退的影響,消費意欲顯著下跌,如果還要上調成衣價格,將使進出口貿易雪上加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