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面對著這個更嚴重的問題:生活在一切都過量的世界。這樣的過量令我們窒息。
人們所做的每一個最困難的決定本質上都關乎3個艱難的抉擇:繼續(xù)還是忽略、取還是舍、做還是不做。
精簡的藝術就是:當你以正確的方式舍棄了恰當?shù)脑貢r,往往會有好事發(fā)生。
我相信,精簡可以驅散陰霾和迷惑,它允許我們清晰地看穿錯綜復雜的事物,并克服一切的過量問題。如果事實真是這樣,如果精簡是一項要掌握的新技能,那么我們需要一個和精簡相關的發(fā)展指南。如果精簡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那么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機會來重新思考自己所做的一切。如果精簡是我們用以戰(zhàn)勝一切過量事物的武器,那么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在戰(zhàn)斗中使用它。
做起來并不簡單,因為精簡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或直觀的——對我來說是這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這樣。
本書注定會為所有人帶來更多參與式的經(jīng)歷。這種經(jīng)歷激發(fā)了我的好奇心,無論它來自一種產(chǎn)品、一道工序、一項服務、一個項目、全新的貿易開端,還是為人處世的策略,它都是十分關鍵的。這些經(jīng)歷伴隨著我們,讓生活變得有意義。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經(jīng)歷上,那么我們就能更感性地體會各種思想。這些經(jīng)歷從根本上改善了我們的思想、感受和行為,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締造這種經(jīng)歷的人文因素,那么任何一件事情看上去都會變得很有意思。
一直以來,我都想要寫作這本書。
我獻上這本書的理由,簡單地說,只有兩個。
理由一:人們希望我在演講和研討會上談論一下與“精簡”有關的內容。他們向我咨詢妙方來為他們自己、公司或者客戶設計和傳達更好的體驗。我和我的作家好友、杰出的丹尼爾·H·平克于前不久共同出席了一個公司的會議并發(fā)了言。在平克上場之前,他說:“精簡就是你的文化基因。”接著他又說:“它就在那兒,它正在萌芽。”平克認為我應該遵循它,并牢牢抓住它。
理由二:我還遠遠沒能精通精簡之道,但是在過去的10多年里,我一直在學習,并且不停地發(fā)掘簡單而有力的點子。在豐田公司擔任顧問期間,我開始了對“精簡”的探求。接下來的8年里,我開始學會欣賞日本的文化、東方的視角,并學習如何用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思考。當我于2006年結束那份工作以后,這種探求欲望變得更加強烈,它還促使我投身于公眾寫作、演說和輔導事業(yè)。
這些規(guī)則并不是由我所創(chuàng)造的,它們來源于我的探求和研究。在過去的5年里,我追蹤并調查了超過2000個事例,這些事例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同一個標準:即通過最簡化的手段獲得最佳收益。這些事例囊括了和人類相關的方方面面:商業(yè)、政治、學術、藝術、體育運動、科學、建筑、設計、技術和心理學。這些事例中的共同特征和模式引出了6條有關精簡的法則,如果將這些法則整合在一起,那么它們就可以被當作解鎖創(chuàng)新思維的密碼。
我嘗試著完成兩件事情,那是一本好書所應該做到的:傳達信息、啟迪思維。我會用一系列方法來做到這兩點。在每一個章節(jié)里,我都會向你傳達一些說明性的案例,這些案例展示了對特定的法則的運用。我盡可能地同時運用東方哲學和現(xiàn)代西方科學來幫助解釋人們的思考方式,并讓你們明白,為什么一個特定的法則會如此有成效。
在啟迪思維這一方面,我邀請到了我所認識的一些杰出的人,來貢獻他們對精簡的看法,分享他們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利用精簡的力量的。書中包括了50多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說服力且意義深遠,每一個故事都能以我所做不到的方式,有效地幫助你將精簡的法則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我根據(jù)6個法則將這些故事分配到每個章節(jié)最后“精簡大師們的剪影”部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