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新媒體事業(yè)部黃锫堅近日發(fā)文呼吁國內電子書文檔應該建立一個業(yè)界公認的中國標準,目前,國內市場電子書格式有數十種文檔格式,文檔格式的不統(tǒng)一造成了重復勞動、電子書制作成本高昂等諸多后果,然而業(yè)界的另一種聲音卻認為正是文檔格式的不統(tǒng)一才造就了電子書市場的多樣化,對讀者而言是好事,而電子書制作成本高昂的原因是出在了出版商的源數據上。
一個市場數十種文檔格式
黃锫堅在文章中呼吁電子書建立一個業(yè)界公認的文檔標準。他表示,直到今天,中國電子書依然缺乏一個業(yè)界公認的文檔標準,或者說,喜歡高談闊論的業(yè)界領袖們,很少花心思去討論這個問題。而現實卻是,所有的收益正被制作成本消耗,而出版社和渠道,仍在不斷重復勞動。更麻煩的是,今天隨意制造的產品,在未來有可能變成一堆廢品。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國內的電子書平臺五花八門,既包括相對老資格的公司多看閱讀、豆瓣、字節(jié)社,也有以海量書庫為賣點的京東、當當、蘇寧,面對手機閱讀用戶的還有三大運營商。然而這些電子書平臺使用的文檔格式各有不同,中文在線內容中心總經理孫香娟介紹,現在國內市場電子書格式多種多樣,既有比較普遍的PDF格式、EPUB格式,還有諸如CEB、PDG、LIT等數十種格式。比如亞馬遜使用的是MOBI格式,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采用的是OCF,京東和當當則是使用EPUB。國際上,2007年9月開始采用EPUB作為新的電子書標準,以谷歌、蘋果為代表的眾多公司都以EPUB作為數字圖書的格式。
標準缺失造成重復勞動
電子書文檔格式不同,使得電子書文檔不能在各個平臺之間流轉,例如,京東制作的電子書在亞馬遜的閱讀器里是無法顯示的。黃锫堅認為,如果各方在電子書文檔上一人一套標準,那么整個行業(yè)會不斷地重復性勞動,不同標準的文檔最終變成一個個孤島。
另外,在資深互聯網編輯出版人張金看來,電子書格式的不同會影響到讀者的閱讀體驗。
“如果我下載張三的電子書只能用張三的閱讀器打開,下載李四的書只能用李四的閱讀器打開,如果有20個電子書商我得有20個閱讀器。就像我們開車,假如有100種類型的汽油,我們得配100種發(fā)動機。如果是這樣,還有誰愿意買車、開車?電子書市場也是這樣,等于現在很多的電子書企業(yè)不僅僅賣石油,還賣發(fā)動機,必須用我的發(fā)動機,才能用我提供的石油。”張金比喻道。
孫香娟認為,電子書制作加工成本高昂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市場上電子書格式不統(tǒng)一,因為一本電子書要想與多個終端或平臺匹配,就需要加工成為多種格式,由此產生了多次加工成本,累加起來成本也就相當龐大。
多重標準造就產業(yè)差異化
在多看科技副總裁胡曉東看來,如果從社會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高度,以及文化傳承的高度來看,文檔格式的統(tǒng)一是一條必經之路,然而在實際操作上來說執(zhí)行的難度非常高,“每一個電子文檔格式背后都有一個利益集團,他們在推廣一種格式的時候,都是有商業(yè)利益考慮在內的,因此,如果只推廣某一種模式會損害到很大一群人的利益”。
不同的文檔格式使得同樣一本電子書在不同平臺上呈現的最終效果有巨大的差別。在胡曉東看來,正是這種差別造就了各個電子書平臺的差異化,“比如我們做的是精版電子書,我們的每本書,都是需要重新排版、重新設計的。若要以差異化贏得競爭,需要平臺對現有的格式進行改造,或者自創(chuàng)一些格式。多看使用的是EPUB格式,但是我們也做了一些創(chuàng)新和變化,這些改造和創(chuàng)新如果拿來和其他的同行共享,會存在問題,并不是不愿意,只是別人會說為什么要用你的東西呢?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就像一塊月餅,加以不同的包裝,可以有不同的風格,賣不同的價格。電子書平臺也可以依據自己不同的基本特點、技術能力,讓內容形成不同的產品,所以說電子書的格式不應該強求”。胡曉東分析。
對此,云圖數媒數字出版研究院的院長鄭鐵男表示贊成,“不同平臺運營商的格式不太可能統(tǒng)一,因為其運營模式不同。而且他們也不希望統(tǒng)一,如果某個運營商制作的格式其他運營商也可以讀的話,就相當于是自己承擔了所有的成本。另外,運營商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制定相關的格式,也有利于市場的多樣化,營造不同的閱讀體驗”。
電子書格式轉檔成燙手山芋
事實上,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電子書格式統(tǒng)一的問題其實不是出在前端平臺的格式統(tǒng)一上,而是后端出版商提供的數據源上。張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出版商提供給平臺的電子書數據通常都是方正排版后產生的一種文檔,平臺需要把這個文檔首先變成純文本導出來,純文本沒有字體、段落,然后平臺要再把純文本進行編排轉換成自己的格式。第一輪轉換的時候會有錯字,需要平臺對照樣書去做校對。之前當當網副總裁王曦抱怨,當當網2012年電子書一共賣了300萬元,轉檔就花了500萬元,這個500萬元主要就花費在這些細節(jié)上。
同樣的問題也在困擾著多看閱讀,胡曉東透露,出版商能給平臺提供紙質書的排版電子稿已經是比較好的情況了,很多時候,出版商提供的是PDF格式的掃描版,而PDF轉檔后的文本文件錯誤率甚至高達20%,多看每年要花200多萬元用來校正。
用鄭鐵男的話來說,就是現在出版社把“包子”扔給了平臺,而平臺實際上需要的是“餃子”,出版商應該把擁有版權的內容碎片做成合適的電子格式提供給平臺商,電子圖書出版發(fā)展起來才有可行性。“出版商提供的應該是面粉,讓平臺直接去做餃子,而不是給做成了包子再提供給平臺。”鄭鐵男如是說。
所以胡曉東建議出版商應該提供通過審校的、良好的數據源,“數據源是出版商自己的資產,而且內容是出版商的核心資產。雖然說電子書現在還沒發(fā)展起來,但如果出版商連最基礎的都做不好,這個產業(yè)永遠都發(fā)展不起來。我們現在花大量的精力來校正,是因為產品是從我們這里出來的,我們必須要對用戶負責,但這并不解決根本的問題。目前來說,我們花了這么多錢、這么多精力在轉檔上,當然也就不愿意跟別人共享,因此整體行業(yè)的提高、前端的格式統(tǒng)一就成了空談。出版商做好數據源,然后再提供給各個平臺,這才是整個產業(yè)提高的正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