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段子,說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同坐一桌,蓋茨首先對喬布斯發(fā)難,我從不吃蘋果(apple);喬布斯反唇相譏,嗨,我家連窗戶都沒有(windows);扎克伯格笑了,你們難道都不要臉嗎?(Facebook)。段子很土氣,估摸著多半是中國人編的,似乎美國人的思維里可沒有“不要face”這一說。之所以提這個段子,是因為它將扎克伯格這位新晉的財富偶像刻畫的如此貼切,符合國人的口味:冷峻、深刻、后發(fā)制人。
然而,這只是我們想象中的扎克伯格: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憑借自己的天賦創(chuàng)立了最牛的IT公司,卻在外用餐后不給服務生小費,這絕對是個精明且早熟的人。
真實的扎克伯格是這樣嗎?不好說,但至少我們想象到的不是全部的他。他之所以是扎克伯格,那是因為他就是他,我們可以閱讀他,但別學他,學了也白搭。
說學他什么呢?答案似乎很明了,學他的勵志啊,白手起家啊。
可是扎克伯格的成功算不得一個合格的勵志故事。勵志故事最重要的元素是“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保@樣一來,勢必會通過各種充滿苦情色彩的橋段去體現(xiàn)其克服困難矢志不渝的堅定信仰--可是《1000億:玩出來的Facebook效應》你通篇讀下來,只有一個感覺: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太隨便了,簡直是吃著火鍋、唱著歌兒就把錢給掙了。這算什么勵志故事呢?
那學他的眼光、他的果斷、他的聰明……別提了,你問問自己這種事情能學的來嗎?
通常,我們看慣了太多的成功學故事,其實不如把那些故事當做故事來看。什么意思?就是別想太多,看故事就看故事。每個人看故事的角度不同,除了中學課本上的文章有一個官方指定的中心思想,世界上還沒有哪個故事宣稱自己擁有官方注釋。
這就是《1000億:玩出來的Facebook效應》一書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八卦,也講噱頭,卻不是一味的“心靈雞湯”,畢竟“在這個流行PS的世界里,傳奇只剩下空洞無物的輝煌;在一個鼓勵復制的社會中,學習的樣本已經(jīng)失去原有的模樣。”所以,如果希望把扎克伯格當做一個可以復制的樣本,那么你多會失望。但如果能拋開刻意追尋成功秘訣的心態(tài),了解“里程碑背后真實存在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或許會收獲更實用也更適合自己的東西:偏執(zhí)的人在看到本書呈現(xiàn)的“細節(jié)中的扎克伯格”后,會給自己的偏執(zhí)找到合理論據(jù);聰明的人則會發(fā)現(xiàn)一個“巧于心計、善用權謀”的扎克伯格;安逸的人會看到“愛睡懶覺愛穿拖鞋走路上班”的扎克伯格;窮人會看到他的節(jié)儉、富人會看到他對財富的淡然……
說白了,每個人都會看到自己的影子,但這又絕不是構成這個故事的全部要素,正如盲人摸象,只有將所有元素都拼合起來,才是真正的大象。
這才是我們常見的“成功學”沒有告訴你的事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但每個人又兼容并包,重要的不在于你成為誰,重要的在于,成為你自己。就像扎克伯格對自己的評價“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天分的人,不是每一個都能開公司。有些人成為博士,用他們的方式改變世界。而我是扎克伯格。……如果外界非要給我加上‘蓋茨第二’的帽子,那是一廂情愿。我為什么要成為比爾·蓋茨?”
那么,你為什么要成為扎克伯格?
如果成不了,為什么要去看他的故事?因為故事很有趣,就這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