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想法決定活法,思路決定出路。”
“跑不過劉翔,也得跑過CPI。”
每次說到投資理財,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話。同樣的,讀理財書,無非也就是理財知識普及、金融產(chǎn)品介紹、投資技巧分享和市場數(shù)據(jù)分析。不管是富爸爸窮爸爸,還是巴菲特致股東信,又或者是各類“理財有道”、“成功投資學(xué)”,總之,寫歸寫,看歸看,能不能賺錢咱不管。不給力呀!
最近讀了《理財連連看》,文如其名,仍是一本理財書;但它不同尋常,別具一格。它強調(diào)“理財人格是決定理財效果的根本原因”。當(dāng)多數(shù)理財書籍一味傳授理念、技巧、方法的時候,它們實則忽略了理財者本人作為不同個體的差異。換言之,既然教育講究一個因材施教,實踐注重一個因地制宜,要理論結(jié)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到了財商培養(yǎng),為什么卻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呢?不能,當(dāng)然不能。
就像游戲“連連看”,要把同樣的牌連起來(也只能這樣連),在理財上,方法則是要跟個人相匹配的。人不同,個性不同,給出的意見建議也就不同。例如,《理財連連看》把理財者劃分為五種人格——女王型購物狂,指才貌兼?zhèn)洹⒆鍪鹿麛嗬洌苓^良好教育,在職場中很有競爭力,熱衷追逐名利;好好先生型,他慷慨大方、心地善良、為人處事原則性地隨和,心中有著非常強烈的社會道德感,立志將一生奉獻給全人類,厭惡金錢;完美主義者,責(zé)任感強、注重細節(jié)、追求完美,作決定時一定要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得非常周全,總是擔(dān)心忽略了某些方面,因而常常優(yōu)柔寡斷;酒神型,往往是社交達人,在待人接物上左右逢源,做事拖拖拉拉,喜歡逃避責(zé)任和義務(wù);“存錢罐”型,看其名便知這類人只為“存錢”而活,對生活懷有很深的恐懼和不安全感,只能通過“存錢”獲得暫時的心理安慰。寫到這里,你想到了誰?沒錯,歐也妮·葛朗臺是也!
接下來,至于不同性格下的理財建議當(dāng)然也是不同的。這點不難理解,好比我是酒神型的,那么在花錢上往往不拘小節(jié)、大手大腳,可能很少用來儲蓄、投資;而像葛朗臺一類的人,讓他花錢可能比要他命更加讓他難受,他其實是有錢的,但不會想到積極地“開源”,最穩(wěn)妥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節(jié)流”,譬如只儲蓄呀,只定投呀,再冒險一點的投資他就不敢了。當(dāng)然,書中不可能講得這么泛泛,作者基于不同的個性,還延伸探討了這些類型人對于金錢、愛情、晚年生活等不同的態(tài)度與對策。具體就不再展開了,以免劇透太多。
說實話,《理財連連看》雖然夠不上理財書中的必讀經(jīng)典,但沖著它匠心獨具、角度新穎這一點,也是值得一讀的。畢竟從方法論上講,它提醒人們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要遠比重視理財或有理財方案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