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蓋茨在球場上追求的,只是一段快樂的時光,而這正是高爾夫一切美好品質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職場生存的核心追求。
洛克菲勒被認為是商業(yè)高爾夫的典范,1899年,年近60的他在度假時第一次舉起球桿,從此愛上了高爾夫。在接下來的33年人生中,他幾乎每天都在打球。他常常說,如果打出標準桿,自己就能活到100歲。
非常喜愛高爾夫的杰克·韋爾奇道出了其中的理由:“高爾夫的美好之處在于,它結合了我所熱愛的兩樣東西:人和競爭。我一生中最持久、最深厚的友情都因球場而結緣。”
有這樣一位記者,他叫大衛(wèi)·賴尼茨基,有一天,對采訪過的商人做了一個歸納,他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癡迷于高爾夫,都把球場當作避難所,于是寫成《高爾夫球場上的生意經》。
與其他運動相比,高爾夫散發(fā)著濃厚的商業(yè)寓意,背后還蘊藏著深刻的職場哲學呢。以下是我的歸納:
1、高爾夫運動需要你關注所有必要的環(huán)節(jié),直到事情結束。在開始揮桿前,你會很自然地盯著球。在球飛離球座的那個瞬間,你的眼睛應該繼續(xù)盯著球座的頂部。知道球是否擊出的唯一辦法是看看它是否還在原處,然后才可以去看結果。好的高爾夫球選手和好的商人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
2、揮動球桿要像蕩秋千一樣輕松自由,不要太猛太用力。打高爾夫球的安逸感,這正是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這個特點要求不要把球看得太重要,你不過是在揮動球桿而已。在職場中,你別太在意一時的得失,你是在生活呢,生活可不僅限于爭權奪利。
3、你打高爾夫球,是因為你要運動,而不是球要運動。有人在打出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球后會歸咎于球,另一些人會把火發(fā)在球桿、同伴,甚至上天身上。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明白,不幸都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很顯然,我們可以得出這種觀點:不管是在高爾夫球場上,還是生活中,都不該抱怨,而應該學習接受教訓。
那么,如何把高爾夫融于職場,如何在球場上得到快樂?記住以下的提議:
第一,別把自己太當回事。盡管巴菲特、蓋茨球技平平,但許多人都愿意和他們打球。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地位卓著,而是他們在球場上從來不把自己當成大人物,雖然在各自的領域內他們都是最出色的。巴菲特、蓋茨在球場上追求的,只是一段快樂的時光,而這正是高爾夫一切美好品質中最重要的一點。
你可能接觸到許多行為驕縱、過于自負的人。但自負不過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罷了,真正讓巴菲特和蓋茨與眾不同的,是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自信和安全感。
第二,成功關乎細節(jié)。在生意場上,無論時間、地點還是面臨的挑戰(zhàn),都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次,球場上亦是如此。有風,有雨,有快慢不同的果嶺,面對永遠在變化的環(huán)境,你必須非常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點。
對美國巡賽獎金榜上的球員來說,一兩桿微小的差距卻足以造成巨大的區(qū)別。
第三,人脈與誠實同等重要。球場上很少涉及具體的交易,但這并不代表球場上就沒有生意或者這些大人物之間的關系與交易無關。杰克·韋爾奇和斯科特·麥克尼利成為球友之后,把他安排進了通用電氣的董事會。郭士納進入IBM擔任CEO,是郭士納在球場上直率熱情給頂級獵頭加里·羅奇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爾夫是一項可以教會你了解自己和周圍人士的美好運動。人們的個性、面對壓力時的反應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會暴露在球場的任何地方,暴露在善于觀察的眼睛之下。
第四,善待你的球童。和善待你的底層員工,善待周圍下層人士一樣,打高爾夫球一樣需善待你的員工。
從此改變賠錢奧運會歷史的彼得·尤伯羅斯,小時候家里非常貧困。他回憶說:我一直要感謝當時的球童經理,他要求我們培訓的時候必須背兩個球包,一只肩膀一個,這讓我變得非常堅強。
父親癌癥去世后,11歲的彼得·林奇到附近的球場當球童,賺錢養(yǎng)家。林奇當球童的時候,認識了來打球的富達基金總裁喬治·蘇利文,是他促使了林奇得到了在富達的工作機會,并成就林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證券投資人。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高爾夫躍躍欲試呢。希望您在打高爾夫的時候,也能夠領悟到其背后的商業(yè)玄機,這樣高爾夫對您就是一舉兩得的運動了。